时间: 2025-05-06 02: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5:50
原文展示:
细雨出江城,潮回江正清。未能捐俗累,不敢惮严程。落日行人少,空山独鸟鸣。离愁似春草,触处便能生。
白话文翻译:
细雨中离开江城,潮水退去江水变得清澈。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累,不敢畏惧严格的行程。夕阳下行人稀少,空旷的山中只有孤鸟在鸣叫。离别的忧愁如同春天的草,一触即生。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作于他离开临安时,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旅途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公度离开临安时,可能是因公务或私事而离京,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忧愁和对旅途的孤寂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通过“细雨”、“潮回”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清新的氛围。诗中的“未能捐俗累,不敢惮严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牵累的无奈和对严格行程的畏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后两句“落日行人少,空山独鸟鸣”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孤寂感,以“空山独鸟”的意象,象征诗人孤独的旅途。结尾的“离愁似春草,触处便能生”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离愁的深重和无处不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忧愁和对旅途的孤寂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细雨出江城”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晴朗的天气 B. 细雨中的离别 C. 热闹的市集 D. 平静的江面
“离愁似春草”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空山独鸟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宁静 D. 热闹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