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5:40
琐寒窗(寿欧阳教授)
作者:彭正大 〔宋代〕
千里儒流,称觞此际,梅花三度。
书台最上,健羡一翁如许。
问吴江别来旧人,当时折柳凭谁语。
但春在芹宫,芳滋兰畹,一帘今雨。
凭阑凝望处。有绿水青山,乾坤付与。
百年家谱,曾是斯文宗主。
世间好景相寻,墨客骚人为伴侣。
待西风桂子重开,又步青云去。
长久以来,才子们在此相聚,举杯欢庆,正如梅花经历三度盛开。
在书桌之上,我羡慕那位老翁,竟能如此从容。
我问吴江的老朋友们,自从分别以来,谁能传递那时折柳的情思呢?
只是春天在芹宫(指名门望族),芬芳滋润着兰畹,窗外今夜又下起细雨。
我凭栏望去,眼前有青山绿水,天地之间尽归于我。
百年家谱,曾经是文人墨客的宗主。
世间美景总是寻觅,墨客骚人是我知音。
待到西风送来桂子再次盛开,我将再度踏上青云之路。
彭正大,字某,号某,宋代著名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作于彭正大与朋友聚会期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梅花、春雨等意象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文人间的情谊,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理解。
《琐寒窗》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清幽的诗作,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涵养与思想深度。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千里儒流”引入,恰到好处地将聚会的欢愉与远方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既有对当下的欢愉,又透出对过往的追忆。梅花的意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经历和坚韧。
在诗的中段,作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提到“问吴江别来旧人”,流露出对旧友的牵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厚度。最后几句则将目光转向未来,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新的挑战的期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风度与情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千里儒流,称觞此际,梅花三度。
诗人描绘了文人们在此相聚的场景,千里之遥的文人们在此举杯畅饮,梅花三次盛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聚会的珍贵。
书台最上,健羡一翁如许。
书桌上的书籍和老翁的从容态度让人羡慕,体现了文人对于智慧和年龄的尊重。
问吴江别来旧人,当时折柳凭谁语。
诗人对过去的回忆,询问离别的朋友,如今又有谁能传达那时的心情。
但春在芹宫,芳滋兰畹,一帘今雨。
春天的生机在于名门望族的文化传承,细雨似乎在滋润着这片文化的土地。
凭阑凝望处。有绿水青山,乾坤付与。
诗人凭栏而望,眼前的美景让他感受到天地的浩渺与自身的渺小。
百年家谱,曾是斯文宗主。
反映了文人的家族背景与文化传承。
世间好景相寻,墨客骚人为伴侣。
美好的景色总是与文人相伴,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待西风桂子重开,又步青云去。
期待未来的美好,愿意追求理想的生活,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整首诗围绕文人间的友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开,表现了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反思与追求,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千里儒流”指的是:
A. 遥远的友人
B. 文人和学者
C. 儒家经典
“问吴江别来旧人”中的“吴江”象征着:
A. 地名
B. 文人聚集之地
C. 河流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
A. 友谊
B. 风雨中的坚韧
C. 春天
以上内容为《琐寒窗》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