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8:06
奉和别鲁王
作者: 杨思玄 〔唐代〕
元王诗传博,文后宠灵优。
鹤盖动宸眷,龙章送远游。
函关疏别道,灞岸引行舟。
北林分苑树,东流溢御沟。
鸟声含羽碎,骑影曳花浮。
圣泽九垓普,天文七曜周。
方图献雅乐,簪带奉鸣球。
这首诗赞美鲁王的才华横溢与受宠之荣。文采斐然,受到朝廷的青睐。像鹤一样的华盖摇动着天子的眷顾,龙的纹章送他远行。函关处疏通了别离的道路,灞水岸边引导他启程。北边的树林分开了园中的树木,东边的河水流出御沟。鸟儿的鸣叫似乎碎成羽毛,骑马的身影轻轻摇曳在花丛中。圣明的恩泽普及到九天之上,天文的七曜环绕着他。希望他能献上优雅的乐曲,带着华丽的簪带奉上鸣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思玄,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咏物、抒情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因鲁王即将离开而作,表达对他的赞美与惜别之情。唐代的政治环境和文人之间的关系也促使诗人写下此篇。
这首诗通过多种意象展现了鲁王的高贵与才华,诗中用鹤盖与龙章象征鲁王的威仪和荣耀,展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诗人在描写鲁王离去时,使用了“函关”和“灞岸”这些词语,表现出离别的愁绪与不舍。诗的最后几句提到圣泽和雅乐,既是对鲁王的祝福,也是对其前途的美好期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鲁王的赞美,又有对离别的感慨,情感深厚而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朋友的祝福,体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鲁王的赞美与祝福,展示出唐代文人对友人离别的惜别之情。在赞美中透出浓厚的情谊与期许,体现了诗人与鲁王间的深厚友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鹤盖”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贵的身份
B. 离别的愁绪
C. 友谊
D. 自然的美
诗中提到的“九垓”指的是:
A. 九天
B. 九个城市
C. 九种乐器
D. 九条河流
“骑影曳花浮”中的“骑影”指的是:
A. 骑马的身影
B. 骑车的身影
C. 骑士的影子
D. 骑狗的身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