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8:09
昔时高士宅,今日梵王居。
楼影衔山远,钟声隔岸疎。
风流嗟往事,精爽閟遗墟。
回首鸟衣巷,凋零兵火余。
这座曾经高士居住的宅子,如今变成了佛教梵王的住所。楼影与远山相接,钟声在河对岸显得格外疏远。对于往事的风流,我感到惋惜,清爽的气息却掩盖了这片遗址的荒凉。回首那条鸟衣巷,依然留有兵火留下的凋零痕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辉,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作为一名文人,其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曾经辉煌的追忆,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惋惜。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沧桑。开篇以“昔时高士宅”引入,勾勒出一幅曾经辉煌的文化场景,随后对比“今日梵王居”,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空间的转变。诗人通过“楼影衔山远,钟声隔岸疎”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遥远而又孤寂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已不再,留下的只有空灵而孤独的回响。
“风流嗟往事”一句,感叹往昔的风采与成就,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中夹杂着一丝惆怅。接下来的“精爽閟遗墟”则将情感推向另一层次,清新而明亮的气息中隐含着遗址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回首鸟衣巷,凋零兵火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鸟衣巷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荒凉与无情,兵火的余烬则映衬了历史的残酷与人类的悲哀。整首诗在对比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文化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反思,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昔时高士宅”指的是谁?
A. 文人雅士
B. 武将
C. 商人
“今日梵王居”反映了什么?
A. 文化的繁荣
B. 宗教的兴起
C. 战争的胜利
诗中“楼影衔山远”表现了什么?
A. 远离的孤独
B. 繁忙的都市
C. 和谐的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