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4:40
渚宫寂莫依古郢,楚地荒茫非故基。
二王台阁已卤莽,何况远问纵横时。
楚王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水嬉。
钓鱼不复数鱼鳖,大鼎千石烹蛟螭。
当时郢人架宫殿,意思绝妙般与倕。
飞楼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赵千蛾眉。
临风扬扬意自得,长使宋玉作楚辞。
秦兵西来取钟卢,故宫禾黍秋离离。
千年壮观不可复,今之存者盖已卑。
池空野迥楼阁小,惟有深竹藏狐狸。
台中绛帐谁复见,台下野水浮清漪。
绿窗朱户春画闭,想见深屋弹朱丝。
腐儒亦解爱声色,何用白首谈孔姬。
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无纸风颸颸。
陈公踪迹最未远,七瑞寥落今何之。
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
谁能为我访遗迹,草间应有湘东碑。
渚宫在古郢的河边显得寂静孤寂,楚地一片荒凉,已不再是昔日的基础。二王的台阁早已被荒草覆盖,更何况对那纵横交错的历史远去的追问呢?楚王打猎归来后,击打灵鼓,勇士们操舟在水上嬉戏。钓鱼的人已不再能钓到鱼和鳖,大鼎千石用来煮蛟龙和螭龙。曾经的郢人建造的宫殿,意境绝妙,仿佛艺术品。飞楼高耸入云,照耀着湖水,上面有燕赵的美人千千。迎风而立,心中自得,常使宋玉再作楚辞。秦兵西来夺取钟卢,故宫的禾黍在秋天已是满目疏离。千年的壮丽景观无法重现,今存者不过是卑微之物。池塘空旷,野外广阔,楼阁显得渺小,唯有深竹中藏着狐狸。台中绛帐再无人见,台下清水浮荡涟漪。绿窗朱户春画紧闭,想必在深屋中弹奏朱丝。即使是腐儒也懂得爱声色,何必白首谈论孔姬。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无纸,风轻轻吹。陈公的踪迹并未远去,七瑞寥落今何处?百年人事已知几变,唯恐荒废成空墟。谁能为我寻访遗迹,草间应当有湘东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文风格豪放洒脱,兼具哲理性和现实性,尤以豪放的词风闻名于世。
创作背景:
《渚宫》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低谷。诗中表现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及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渚宫》是苏轼对古代遗迹和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便引入了古郢的渚宫,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荒凉的氛围,展现了历史的沧桑。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宏大背景相结合,通过对楚地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淡淡忧伤。
在描写中,诗人提及楚王的狩猎和勇士们的欢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暗示了昔日的繁华已不再。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对过往的宫殿、台阁进行怀念,表现出对历史的敬畏及对失去的无奈。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历史的遗迹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遗迹的渴望与寻找,展示了对历史的尊重与追求。整首诗不仅是对古代楚地的回忆,更是对历史无常、人事变迁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苏轼对生命与历史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古郢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折射出对人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渚宫》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古郢是哪个国家的都城?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D) 晋国
诗中提到的“秦兵西来取钟卢”表示什么?
A) 描述楚国的繁荣
B) 暗示历史的变迁与侵略
C) 表达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D) 说明渔猎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