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一百首 其二十 蒯通》

时间: 2025-07-27 11:36:07

诗句

郦生方横死,蒯彻亦阳狂。

设不逢刘季,同趋一鼎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36:07

原文展示:

郦生方横死,蒯彻亦阳狂。设不逢刘季,同趋一鼎汤。

白话文翻译:

郦生刚刚死去,蒯彻也在疯狂。如果没有遇到刘季,我们就会一起走向同样的沉沦。

注释:

  • 郦生:指郦道元,字子骥,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因反抗权臣而被杀。
  • 蒯彻:即蒯通,字君平,战国时期的谋士,以直言敢谏著称,最终也遭到杀害。
  • 刘季:刘季,即刘备,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因其仁义而受到后人的尊敬。
  • 鼎汤:指鼎中煮汤,象征着同遭厄运的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华,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与陆游、范成大等并称。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山水田园诗,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通过郦生与蒯彻的命运,表达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无奈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杂咏一百首 其二十 蒯通》通过简练的语言,提及历史人物的悲惨命运,表面上看似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实则隐含了对社会动荡和权力腐败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郦生方横死,蒯彻亦阳狂”用短促的语气,直接切入主题,瞬间引人入胜,表达了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惋惜与同情。诗人将他们置于同一命运之下,体现了历史的悲剧性和个体的无奈。

接下来的“设不逢刘季,同趋一鼎汤”则引发读者对命运的更深思考:如果没有刘季的出现,他们可能会共同走向死亡的结局。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一种对当时社会状况的隐喻,暗示着在动荡的时代中,多少有才能的人被迫走向绝路。

全诗构思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隐含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简单的对比与暗喻,刘克庄成功地将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郦生方横死:直接表述郦道元的不幸,突显社会动荡的残酷。
    2. 蒯彻亦阳狂:蒯通的疯狂是对其命运的反应,反映出个体在压迫下的挣扎。
    3. 设不逢刘季:设想一个不同的历史情境,暗含历史的偶然性。
    4. 同趋一鼎汤:结尾处的对比,强调了命运的无情和不可逆转。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及后两句形成了对仗关系,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暗喻:用“鼎汤”象征死亡,含蓄而有力。
  • 主题思想: 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个人与历史、命运与选择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警示后人珍惜当下,关注社会。

意象分析:

  • 郦生、蒯彻:象征历史中的无辜者,反映社会压迫下个体的悲惨命运。
  • 刘季:象征仁义之士,在乱世中为人们带来希望与救赎。
  • 鼎汤:象征死亡与无情的命运,隐喻历史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郦生和蒯彻分别代表哪些历史人物?

    • A. 刘备和诸葛亮
    • B. 郦道元和蒯通
    • C. 李白和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鼎汤”主要象征什么?

    • A. 丰收
    • B. 死亡
    • C. 战斗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赞美
    • B. 对命运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蒯通》更侧重历史的沉重与个体命运的无奈,而李白则展现了一种豪放与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化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月二十九日喜雨奉贺石末元帅 江行杂诗九首 其六 题米元晖潇湘图 懊憹歌 其一 残丝曲 虞美人 咏史二十一首 其七 绝句漫兴十一首 其二 次韵和石末公春晴诗 思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王后卢前 先字旁的字 疾言遽色 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葬礼 闪落 狂矞 干字旁的字 包含炜的词语有哪些 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睚眦之私 声入心通 包含泗的成语 再蹈覆辙 福寿年高 牛字旁的字 迥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