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羽处士故里》

时间: 2025-04-26 19:41:12

诗句

柳不成丝草带烟,海槎东去鹤归天。

愁肠断处春何限,

病眼开时月正圆。

花若有情还怅望,水应无事莫潺湲。

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1:12

原文展示:

李羽处士故里
柳不成丝草带烟,海槎东去鹤归天。
愁肠断处春何限,病眼开时月正圆。
花若有情还怅望,水应无事莫潺湲。
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未成丝状,草上弥漫着烟雾;海上的木筏向东漂去,白鹤归向天空。愁苦的心情在此刻无法言尽,病眼所见,月亮恰好圆满。若花有情,必然会感到怅惘;而水若无事,不必再潺潺流动。最终知道这样的恨意难以消除,辜负了南华(指《南华经》)的第一篇章。

注释:

字词注释:

  • 柳不成丝:指柳树的枝条尚未柔软如丝。
  • 草带烟:草地上弥漫着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海槎:指海上的木筏。
  • 愁肠断处:指愁苦的地方,感情难以承受。
  • 病眼:指因病而模糊的眼睛。
  • 潺湲:形容水流声,细小而悠长的流水声。

典故解析:

  • 南华:指《南华经》,是道教经典,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诗中提到的“辜负”暗示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思考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66年),字飞卿,号湘东,唐代著名诗人和词人,被誉为“花间派”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作品以词情细腻、意境优美著称,常描写爱情、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温庭筠晚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隐含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表达了他对人生苦短、情感难解的无奈。

诗歌鉴赏:

此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感悟。开头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柳树和草地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随后的“愁肠断处春何限”则引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愁苦的情绪如春天般无穷无尽。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同时也感叹生活的无奈。

“病眼开时月正圆”一句,既是对眼前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视力的衰退,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后面的“花若有情还怅望,水应无事莫潺湲”则通过花水的拟人化,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终,诗人意识到这种恨意难以消解,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的失落与辜负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邃,景色宜人,蕴含了许多哲理思考,是温庭筠风格的典型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不成丝草带烟: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尚未柔软,草地上弥漫着烟雾,营造出一种清幽而朦胧的氛围。
  2. 海槎东去鹤归天:海上木筏向东漂去,白鹤飞回天空,象征着离别与归去。
  3. 愁肠断处春何限:愁苦的心情在此刻无法言尽,春天的美丽与愁苦交织,形成强烈对比。
  4. 病眼开时月正圆:病眼所见的月亮圆满,却也暗含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5. 花若有情还怅望:若花有情,必然会感到怅惘,暗示情感的复杂与难解。
  6. 水应无事莫潺湲:水流如此平静,暗示诗人希望生活能有些安宁。
  7. 终知此恨销难尽:最终明白这种情感与恨意难以消除。
  8. 辜负南华第一篇:感叹自己未能理解与践行道教的真谛,辜负了《南华经》的教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情感相联系,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
  • 拟人:水被赋予无事的状态,使其具有人类的情感色彩。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反映了他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情与思念,代表了故乡的自然景色。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代表自由与归属,象征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象征圆满与缺憾,暗示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 :象征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海槎东去鹤归天”意指什么?
    A. 离别与归去
    B. 自由与探索
    C. 思乡与梦想
    D. 悲伤与绝望

  2. “愁肠断处春何限”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渴望
    B. 愁苦的无尽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人生的失望

  3. 诗中提到的“南华”指的是哪部作品?
    A. 《道德经》
    B. 《南华经》
    C. 《庄子》
    D. 《诗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温庭筠的《李羽处士故里》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但温庭筠更多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愁苦,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洞仙歌 敬题张荫嘉母舅《乐圃词钞》后 蝶恋花 饯春日值雨 浪淘沙 秋日有怀王佩霞世妹 忆江南 咏雪 西灞草堂为庐陵宋内翰赋二首 其一 渔樵耕牧(四首) 渔樵耕牧(四首) 渔樵耕牧(四首) 渔樵耕牧(四首) 洞庭秋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瞎掰 龝字旁的字 评戏 鳥字旁的字 昧结尾的成语 皮的同音字大全_汉字同音字学习 赤字旁的字 小学描写冬天的诗_优美冬季诗句大全 立刀旁的字 雄伟壮观 倒赃 炎黄子孙 齐字隶书怎么写?这份齐字隶书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音字旁的字 重金兼紫 明光锃亮 冖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冖字旁的字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带冠字的成语大全_含冠字的成语及解释 包含争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