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郑征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

时间: 2025-05-04 09:59:36

诗句

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59:36

原文展示:

赠郑征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
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轻轻地把兰舟抛开,追随那飞翔的燕子和鸿雁,曾在江湖中与谢安相识。每次来到朱门,心中总是感到惆怅,故乡的山水多在画屏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兰棹:指用兰木制成的船桨,这里象征着诗人乘舟而行。
  • 燕鸿:燕子和鸿雁,象征春天和远行。
  • 朱门:指富贵人家,古时朱色的大门象征着权势。
  • 怅望:感到惆怅和向往。
  • 画屏:画在屏风上的山水画,象征对故乡的怀念。

典故解析: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因其隐居于谢家洞而闻名,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春景和离别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温庭筠晚年,诗人经历了政治动荡与个人失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温庭筠的《赠郑征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通过简单的意象与情感,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娓娓道来。首句“一抛兰棹逐燕鸿”,以兰舟作为出发的象征,抒发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这里的“燕鸿”不仅代表春天的到来,更隐喻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下来的“曾向江湖识谢公”则将个人经历与历史典故结合,谢公作为隐士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与对自然的亲近。诗人通过回忆与谢安的相识,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最后两句“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朱门象征权势与富贵,但诗人却在这里感到怅惘,反映出他内心对故乡山水的向往与无奈。故乡的山水只能存在于画屏之中,显示出对过往的追忆与现实的隔阂。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温庭筠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抛兰棹逐燕鸿:诗人轻轻地把船桨抛开,像追逐春天的燕子和鸿雁,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与自由的追求。
  • 曾向江湖识谢公:回忆与谢安相识的往事,隐喻理想化的生活状态。
  • 每到朱门还怅望:来到权贵之家,却感到惆怅,表达了对富贵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 故山多在画屏中:故乡的美景只能在画中回忆,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的隔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棹比作追逐春天的象征,表现出对自由和希望的渴望。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棹:象征轻盈与自由。
  • 燕鸿:象征春天与希望。
  • 朱门:象征人世间的权贵与繁华。
  • 画屏:象征对故乡的怀念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兰棹”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船桨
    • B. 自由
    • C. 权势
  2. 诗人对“朱门”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感到惆怅
    • C. 不屑
  3. “故山多在画屏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故乡的怀念
    • B. 对现实的满足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江雪》 by 柳宗元

诗词对比: 温庭筠的《赠郑征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温庭筠的表达更为细腻和婉约,而杜甫则更为直白与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温庭筠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二十一 金丹诗四十八首 望江南 其四 金丹诗四十八首 题冲虚堂 沁园春 野轩偶书 白菊 题度仪堂四首 勉弟子还山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固执己见 雀喧鸠聚 气字旁的字 体正 清风高节 眼里揉不下沙子 班如 宇航技术 方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凯风 丶字旁的字 脱闷 乚字旁的字 正心诚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