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1:13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海燕想要飞翔,正在整理它的羽翼。萱草青翠,杏花红艳,窗帘轻拢。双鬓如翠霞般闪亮,金色的缕带装饰着,春天的花朵更加鲜艳浓郁。楼上的月亮明亮而清晰,照耀着窗户的琐碎。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唐代诗人,擅长词和诗,尤其以婉约派词风著称。他的诗词多描写女性的美丽和细腻的情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这首诗反映了春天的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能创作于温庭筠的青年时期,正值他对爱情和美的感悟最为强烈的阶段。
温庭筠的《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以清新的春天意象为背景,描绘出一种生机与美丽并存的景象。开头“海燕欲飞调羽”,不仅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海燕的自由飞翔象征着一种向往与追求。接下来的“萱草绿,杏花红”,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萱草的绿色与杏花的红色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生动的春景图。
诗中提到的“双鬓翠霞金缕”则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女性的美丽与优雅,金缕更是增添了几分华丽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春日的迷人气息。最后两句“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则将诗意带入夜晚的宁静,明月照耀下的窗户,映射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情感状态,使整首诗在欢快的春意中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揭示了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中的“海燕”象征什么?
“萱草绿,杏花红”中的颜色对比代表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琐窗”给人什么感觉?
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温庭筠的诗歌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内心情感。虽然两者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但在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