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8:10
逐胜不怯寒,秋山闲独登。
依稀小径通,深处逢来僧。
侧石拥寒溜,欹松悬古藤。
明书问知友,兴咏将谁能。
追求胜景不怕寒冷,独自闲游在秋山之中。
隐约的小路通向远方,深处邂逅一位僧人。
旁边石头环绕着清流,倾斜的松树悬挂着古藤。
明天我想请教朋友,兴致勃勃的诗句将由谁来吟咏呢?
诗中未涉及具体的典故,但描绘了秋日登山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向往。
作者介绍:长孙佐辅,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日,诗人登山游览,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与山间的宁静,心中萌生了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以“秋日登山”为题,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山中游玩的情景。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登山的闲适与惬意。在“逐胜不怯寒”中,诗人表达了对美景的追求,尽管天气寒冷,依然不畏惧。接着,诗人描绘了隐约的小路和与僧人的偶遇,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和谐。
“侧石拥寒溜,欹松悬古藤”两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间的自然景色,清流环绕、古藤垂挂,构成了一幅恬静的山水画面。最后一句“明书问知友,兴咏将谁能”,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期待与知己分享诗歌的乐趣。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谊的渴望,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登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来僧”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