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2:20
高阳台·风雨妒春,为花写怨,壬子春作
作者:章钰 〔清代〕
独自芬芳,无多颜色,恹恹自恋春华。
忘却孤根,频年漂泊天涯。
韶光九十曾余几,尚更番作践横加。
黯无言末劫难逃,薄命休嗟。
此生已分泥途尽,枉百年作计,泫露烘霞。
放眼平林,伤心都溷尘沙。
飞香欲诉瑶阊上,奈天公醉眼麻茶。
愿从今生不逢春,刬净萌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诗人独自绽放芬芳,却色彩单薄,满怀对春花的自恋;然而,孤根的忘却使得他在流浪中漂泊不定。时光过去,已不知多少个春秋,自己的遭遇却如同草芥般被践踏。无言之中,感到难以逃脱的劫难,觉得生命薄命,不必再感叹。此生已然走到了泥泞的尽头,白白耗尽了百年的计较,流露的泪水却被阳光烘烤。放眼望去,满目伤感,心头尽是尘沙。飞扬的香气想要诉说,却被天公的醉眼所困。于是,诗人希望今生不再遇见春天,干脆刬除所有的萌芽。
“韶光九十曾余几”中的“韶光”是从《诗经》中来的,意指美好的时光;而“此生已分泥途尽”则反映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表明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章钰,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其诗歌常常透出对人生、自然的独特见解,风格多样,既有婉约又有豪放之作。
此诗作于壬子年春,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自身命运的无常,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春天的妒忌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高阳台》以“风雨妒春”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诗中充满了忧伤与无奈,诗人独自面对春日的芬芳,却因孤独而感到无比的苍白。春华的美丽在诗人眼中似乎失去了光彩,反而成为了他心中怨怼的对象。
诗中不断提及的“漂泊”、“泥途”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每一个春天的到来,似乎都在提醒他自己曾经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尚更番作践横加”,更是道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此生虽有百年,却常常在无尽的忧愁中度过。
最后,诗人以“愿从今生不逢春,刬净萌芽”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于春天的倦怠与决绝,似乎希望能逃离那带来伤感的季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索,展现了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的深切反思,给人以沉重的思考。
整首诗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生命短暂的叹息,最终希望能逃脱这份无奈。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韶光”指的是:
“愿从今生不逢春,刬净萌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春晓》- 孟浩然
《登高》-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