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3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32:42
题卢道士房
作者:李颀 〔唐代〕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
惟见两童子,林前汲井华。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阴斜。
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秋天的砧声在落叶中响起,我们一起坐在茅君的家中。
只见两位童子在林前汲水,水井旁盛开着花朵。
空荡荡的坛子在白日里静谧,神仙的鼎炉中飞舞着丹砂。
拂尘轻轻拂过霜草,金铃在晴朗的霞光中摇曳。
抬头望去,世间的喧嚣仿佛已与我隔绝,看着桐树阴影下的棋局斜斜而落。
我恭敬地询问仙道的要义,黄精可作为佳饵引花。
李颀,字君平,唐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歌,其作品多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融合了对道教文化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表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李颀的《题卢道士房》是一首描绘道教隐士生活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探求。诗中自然与人文交融,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水画卷。首联“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描绘了秋天的宁静氛围,落木的声音与茅君的家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安逸的生活情景。接下来“两童子,林前汲井华”生动描绘了道士的徒弟在林前汲水,表现了道教生活的朴素与自然。
诗的中间部分“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展示了道教修炼的境界,空坛与神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地,体现了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思想。后两联“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阴斜”通过棋局的描绘反映出世俗生活的隔绝,表达了诗人与世俗的疏离和对仙道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则由静谧的生活到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超脱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情感。
“秋砧响落木”中的“砧”指的是?
A. 刀具
B. 砧板
C. 木材
D. 砌石
“神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修炼
C. 统治
D. 战争
诗中提到的“黄精”主要用作?
A. 食材
B. 药材
C. 燃料
D. 建材
比较李颀的《题卢道士房》和王维的《终南山》,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颀更注重道教文化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对自然的直接感受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