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12:55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
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
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青翠的草丛覆盖着古老的庙宇,清冷的尘埃封锁着秋天的窗户。昔日他独自一人统治四方,谁能压制他那凶猛的志向?战鼓声如雷霆般震撼,剑光闪烁如电。新的悲伤徒然涌起,旧日的仇恨在江水上空浮沉。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因其勇猛和悲壮的命运而受到后世的敬仰。诗中提到的“宰割”及“猛志”均反映了项羽的英雄气概与悲剧命运。庙宇则暗指对项羽的怀念,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哀伤。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风格独特,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个人的悲愤与对社会的不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之际,诗人借项羽庙表达对英雄的怀念与对无奈现实的感慨,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与情感的升华。
这首诗通过描绘项羽庙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悲剧的深思。开篇以“碧草凌古庙”描摹出庙宇的荒凉,仿佛在诉说着往日荣耀的消逝。接着“清尘锁秋窗”,更是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无奈。
“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则将目光转向项羽本人的雄心壮志,表现出对他当年豪情的钦佩和对其悲剧命运的惋惜。接下来的“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用生动的比喻将战斗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激烈与英雄的勇猛。
最后两句“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新的悲伤无法避免,旧日的仇恨却又无法释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悲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历史的无常与人情的复杂。
诗词测试:
“碧草凌古庙”中“凌”的意思是:
A. 忍受
B. 覆盖
C. 依赖
D. 观察
诗中提到的“猛志”指的是:
A. 强烈的志向
B. 温和的态度
C. 缺乏斗志
D. 无所谓的态度
“新悲徒自起”中的“徒”字可以理解为:
A. 突然
B. 徒然、白白
C. 继续
D. 不可避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