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49
作者: 孟郊 〔唐代〕
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
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
酒功如此多,酒屈亦以深。
罪人免罪酒,如此可为箴。
酒宛如一面古老的明镜,能够揭示出小人的内心。喝醉后,能看见不同的举止,听到不同的声音。酒的功效如此之多,而酒的屈辱也同样深重。罪人借助酒而逃避罪责,这样的情况可以作为警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作著称。他的诗往往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酒德》创作于唐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酒作为重要的社交工具,诗人在此背景下探讨了酒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酒对人心的揭示作用。
《酒德》不仅是一首关于酒的诗,更是对人性深刻的剖析。孟郊通过酒这一主题,展现了人们在醉酒状态下的真实面貌,揭示了小人内心的阴暗与复杂。诗中“酒是古明镜”的比喻,让人想到酒如同一面镜子,能映照出真实的自我和他人,尤其是在醉酒后,人的行为和声音往往会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此外,诗中提到“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表现了酒对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并非单纯的欢乐,更多的是一种揭示与暴露。酒的双重性格在“酒功如此多,酒屈亦以深”中得到了强调,既可以带来欢愉,也可能让人陷入深渊,甚至逃避责任。
最后一句“罪人免罪酒”,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警示,提醒人们不要借酒行恶,逃避责任。整首诗在反映酒文化的同时,也探讨了道德伦理的深层意义,表现出孟郊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酒的双重性,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提醒人们应对酒保持警惕,以免因此迷失自我,逃避责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酒德》中的“酒”被比喻成什么?
诗中提到“醉见异举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罪人免罪酒”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