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2:52
悠然东篱把菊,
登彼西山采薇。
重华去我已久,
神农没矣安归。
在东边的篱笆旁悠然地赏菊,
登上西边的山去采摘薇菜。
重华(即重华帝)离我已经很久,
神农(神农氏)也早已去世,安能归来?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天池,晚号清石,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田园风光及个人情感,崇尚道家思想。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时局动荡,社会动乱,作者或许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中的这一首,表面上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悠然自得的情景,实则蕴含了深厚的哲思与人生感悟。开篇的“悠然东篱把菊”透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菊花自古以来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赏菊,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登彼西山采薇”则转而描绘了另一种田园生活的乐趣,采薇本是古人春季采集野菜的习俗,暗示着一种对自然给予的馈赠的珍惜。然而,随后的“重华去我已久,神农没矣安归”则揭示了古代帝王的消逝和民族历史的变迁,诗人对过往时代的追忆与感慨交织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无情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反差,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美与历史的消逝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东篱”指什么?
“神农”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诗中的“悠然”描述的是怎样的心态?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