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4:55
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
平生取友孤竹君,馆之山崦与卜邻。
风衿月佩霜雪身,只谈风节不论文。
我开西斋对清润,每嫌隔窗不相近。
别来桃李一再花,我长在外君在家。
归来西斋挂窗处,此君忽在窗前住。
绕墙检校无来路,此君来路从何许。
向来先生初出去,遣猿看墙鹤看户。
如何鹤睡眼未开,此君一夜过墙来。
明朝稚子满庭砌,豹文玉骨龙苗裔。
春风吹堕锦衣裳,仰看青士冠剑长。
先生岂惜窗前地,与君同醒复同醉。
我一生中交朋友的就是这位孤竹君,他住在山崖旁与我为邻。
他身上如风如月,浑身披着霜雪,谈吐间只说风骨,绝不谈文采。
我在西斋中开窗对着清润的景致,却总觉得与他隔窗相望不够亲近。
分别后桃李又开了一遍花,而我常年在外,他却安然在家。
如今我归来,看到西斋窗前,这位朋友竟然在窗前栖息。
绕着墙根寻觅,却没有通路,这位朋友从何而来呢?
曾经老师刚出门,派猿猴看墙,鹤看门。
怎么鹤还在睡觉,没睁眼,这位朋友一夜之间就翻墙而来。
明天小孩子满庭嬉戏,像豹子的纹理、玉的骨骼、龙的苗裔。
春风吹落了锦衣,仰望时看到青士的冠剑高高在上。
老师怎会在意窗前这片土地,愿与朋友同醒同醉。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杨万里归家后,发现西斋前的竹子蓬勃生长,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中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归隐生活的热爱。
杨万里的《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归家的情景,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以孤竹君为友,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品质,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在描绘友人形象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深入人心。
诗中提到的“桃李一再花”,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诗人在西斋中开窗而坐,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友谊的渴望。他与孤竹君的情感链接贯穿全诗,从相识到重聚,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
最后,诗人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作为结尾,传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希望与快乐,整体上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意境。诗人在享受友谊的同时,也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对友谊的赞美,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诗词测试:
杨万里的号是什么?
诗中“孤竹君”象征什么?
“明朝稚子满庭砌”中“稚子”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