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3:44
送僧游缙云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
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
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全诗翻译:
只要远望那青山去,哪一座山不是情缘所在。
寺庙幽静适合讲解佛法,月光冷清正适合修禅。
水面平静的夜晚,猿猱在吟唱似乎要下雨。
若是寻访师父有路,最终也会慢慢回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佛教题材为主,风格清新脱俗,表达对自然和佛法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僧人前往缙云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佛教生活的向往。缙云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佛教情怀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送僧游缙云》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引人入胜。全诗以青山、寺庙、月光、猿鸣等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首联“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不仅表达了对山的眷恋,也隐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接着,诗人描绘了寺庙的幽静和适合讲解佛法的环境,表现出对佛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第三联“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则通过静谧的夜晚与猿声,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充满哲思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而最后一句“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则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索和对归家的渴望,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自然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教哲理的思考,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佛教之间的深厚联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归家的渴望,情感基调宁静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自然与情感的联系
c) 离别
“水落无风夜”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喧闹
b) 宁静
c) 动荡
诗人对归家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
b) 无所谓
c) 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