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冬至日雪》

时间: 2025-07-29 15:59:20

诗句

日脚初添一线长,飞花撩乱压微阳。

朱门满酌羊羔酒,谁念茅茨有绝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5:59:20

原文展示:

冬至日雪 王炎 〔宋代〕

日脚初添一线长,飞花撩乱压微阳。 朱门满酌羊羔酒,谁念茅茨有绝粮。

白话文翻译:

太阳的影子刚刚增加了一线长度,飞舞的雪花纷乱地压住了微弱的阳光。 富贵的家门里满满地斟着羊羔酒,有谁会想到简陋的茅屋里有人断粮。

注释:

  • 日脚:太阳的影子。
  • 初添一线长:指冬至这一天,太阳的影子开始变长,因为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 飞花:指雪花。
  • 撩乱:纷乱的样子。
  • 压微阳:遮住了微弱的阳光。
  • 朱门:指富贵人家。
  • 羊羔酒:一种美酒。
  • 茅茨:简陋的茅屋。
  • 绝粮:断粮,指生活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冬至这一天的景象以及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

创作背景: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古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王炎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人家与贫困人家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和对贫困人民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冬至这一天的自然景象,引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深刻对比。首句“日脚初添一线长”描绘了冬至的特征,即白天开始变长。次句“飞花撩乱压微阳”以雪花纷飞的景象,增强了冬日的寒冷氛围。后两句“朱门满酌羊羔酒,谁念茅茨有绝粮”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富贵人家欢庆冬至,而贫困人家却面临断粮的困境。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贫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脚初添一线长”:描绘冬至的自然现象,白天开始变长,寓意着冬至的到来。
  • “飞花撩乱压微阳”:通过雪花纷飞的景象,增强了冬日的寒冷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不安。
  • “朱门满酌羊羔酒”:描绘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冬至时节他们饮酒作乐。
  • “谁念茅茨有绝粮”: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富贵人家无忧无虑,而贫困人家却面临生存危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朱门”与“茅茨”、“羊羔酒”与“绝粮”的对比,突出了社会贫富差距。
  • 拟人:“飞花撩乱压微阳”中的“压”字,赋予了雪花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揭示社会贫富不均的现实,表达了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 “日脚”: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飞花”:象征冬日的寒冷和雪花的纷飞。
  • “朱门”:象征富贵和奢华。
  • “茅茨”:象征贫困和简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脚初添一线长”指的是什么现象? A. 太阳升起 B. 白天变长 C. 夜晚变长 D. 太阳落下

  2. “朱门满酌羊羔酒”中的“朱门”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门 B. 富贵人家 C. 普通的门 D. 寺庙的门

  3. 诗中哪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贫困人民的同情? A. 飞花 B. 微阳 C. 绝粮 D. 羊羔酒

答案:

  1. B. 白天变长
  2. B. 富贵人家
  3. C. 绝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同样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一个卖炭老人的故事,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冬至日雪》与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两者都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王炎诗集》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四首 其三 鹧鸪天 鹧鸪天 其十七 鹧鸪天四首 其二 鹧鸪天 二首 其一 乙亥二月积雨初晴,胶柏街楼居作 鹧鸪天 其九 鹧鸪天 山居忆老仆及麾下竹鼠有寄 鹧鸪天 感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雅谜 子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膺图受箓 猗顿之富 拓都 积日累岁 龜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心神不宁 诸如此比 与鬼为邻 鹑鹊之乱 乌垒 骨字旁的字 废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