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9:38
原文展示:
题杨秀才园三亭·绣春 王炎 〔宋代〕 幽圃春风荡漾时,阿谁绣出百花枝。春工不与人争巧,玉笋羞拈五色丝。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园圃中,春风轻轻吹拂,仿佛有人精心绣出了满园的百花。春天的造化不与人工的巧技相争,就像玉笋羞于拈取五彩的丝线一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此诗描绘了春天园圃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赞美和对人工巧技的谦逊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游览杨秀才的园圃时所作,诗人被园中的春景所吸引,感叹自然之美,同时表达了对人工巧技的谦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园圃中的美景,诗人用“幽圃”和“春风荡漾”来营造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场景。诗中的“阿谁绣出百花枝”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风吹拂下的百花盛开比作精美的刺绣,形象生动。后两句“春工不与人争巧,玉笋羞拈五色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赞美,认为自然的美丽无需人工的巧技来争艳,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之美,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人工巧技的谦逊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自然的神奇,同时传达了一种谦逊和敬畏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阿谁绣出百花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春工不与人争巧”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人工巧技的赞美 B. 对自然造化的敬畏 C. 对人工巧技的轻视 D. 对自然造化的轻视
诗中“玉笋羞拈五色丝”中的“玉笋”比喻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女子的手指 C. 五彩的丝线 D. 春天的风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