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行后圃成三绝》

时间: 2025-05-06 01:54:22

诗句

琅玕十丈箨龙孙,已向梢头散绿阴。

他日雪霜颜色好,正缘外直内虚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22

原文展示:

琅玕十丈箨龙孙,已向梢头散绿阴。他日雪霜颜色好,正缘外直内虚心。

白话文翻译:

一株高达十丈的竹子,其笋芽已经长成,竹梢散布着绿荫。将来在雪霜中,它的颜色会更加美丽,正是因为它外表直挺而内心空虚。

注释:

  • 琅玕:指竹子。
  • 箨龙孙:指竹笋。
  • 梢头:竹子的顶端。
  • 绿阴:绿色的阴影。
  • 雪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外直内虚心:外表直挺,内心空虚,比喻人的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漫步后园时,观察到竹子的生长情况,有所感悟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午后,作者在后园散步时,看到竹子的生长,联想到人的品质,因而有感而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隐喻了人的品质。首句以“琅玕十丈”形容竹子的高大,次句“已向梢头散绿阴”描绘了竹子茂盛的景象。后两句则通过“他日雪霜颜色好”暗示了在艰难环境中,竹子会更加美丽,而“正缘外直内虚心”则是对人的品质的赞美,认为外表直挺、内心空虚的人,在逆境中更能显现其美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琅玕十丈箨龙孙”:以“琅玕”形容竹子,用“箨龙孙”指竹笋,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高大和笋芽的生机。
  2. “已向梢头散绿阴”:描绘了竹子茂盛的景象,竹梢散布着绿荫,给人以清凉之感。
  3. “他日雪霜颜色好”:通过“雪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暗示在逆境中,竹子会更加美丽。
  4. “正缘外直内虚心”:以竹子的品质比喻人的品质,认为外表直挺、内心空虚的人,在逆境中更能显现其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雪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拟人:将竹子赋予人的品质,如“外直内虚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赞美,认为在逆境中,外表直挺、内心空虚的人更能显现其美好。

意象分析:

  • 琅玕:象征高洁、坚韧。
  • 箨龙孙:象征生机、成长。
  • 雪霜:象征艰难困苦。
  • 外直内虚心:象征高尚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琅玕”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树木 C. 石头 D. 花朵

  2. “已向梢头散绿阴”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竹子枯萎 B. 竹子茂盛 C. 竹子开花 D. 竹子落叶

  3. “他日雪霜颜色好”中的“雪霜”比喻什么? A. 美丽 B. 艰难困苦 C. 温暖 D. 平静

  4. “正缘外直内虚心”中的“外直内虚心”比喻什么? A. 人的品质 B. 竹子的形状 C. 天气变化 D. 自然现象

答案:1. A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通过竹子表达隐逸之情。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偶行后圃成三绝》与王维的《竹里馆》都通过竹子表达情感,但王炎的诗更侧重于品质的隐喻,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隐逸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答端 滁城对雪 县内闲居赠温公 夜直省中 赠李判官 寓居永定精舍(苏州) 广陵遇孟九云卿 池上怀王卿 叹杨花 横吹曲辞。长安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慌不择路 板板六十四 问察 邑字旁的字 难荫生 千变万轸 车字旁的字 偷合苟容 亭午 凵字底的字 辞丰意雄 西部片 赀麻 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