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9:21
春来日日起狂风,不分南北与西东。
行客怕风兼怕水,几时上得吕梁洪。
春天来临,狂风每天都在肆虐,毫不分辨南北和东西。
旅人既怕风又怕水,不知何时才能顺利到达吕梁的洪水之地。
唐之淳,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作多以写景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
该诗创作于春季,正值风大水急的时节,表现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暗含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竹枝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狂风与旅人的艰辛,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彷徨的情感。开头两句“春来日日起狂风,不分南北与西东”,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春季恶劣天气的普遍性,使人感受到自然的不可控与无情。接下来的“行客怕风兼怕水”,则将焦点转向了旅人,表达了他们在旅途中面临的双重困难,既有自然环境的挑战,也有心理上的恐惧。在结尾的“几时上得吕梁洪”中,诗人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不确定,似乎在呼唤着一种希望,想要挣脱不安的环境,回归平静的生活。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旅人心境的波动,传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渴望,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映衬人们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无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复杂性。
诗中提到的“狂风”是指什么?
A. 温和的春风
B. 强烈的风
C. 夏天的风
D. 秋风
诗人对旅人的感情是:
A. 满怀希望
B. 无奈与彷徨
C. 轻松愉快
D. 怒气冲天
“几时上得吕梁洪”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渴望安宁
B. 对未来的绝望
C. 对旅途的期待
D. 对自然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