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时间: 2025-05-01 00:19:41

诗句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9:41

原文展示: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作者: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白话文翻译:

不久就要立秋了,残暑的声音急切地想要收敛。
瘦弱的蝉鸣依然有不少气力,唱到斜阳西落却不愿停歇。

注释:

  • 立秋:指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开始。
  • 寄声:传递声音,这里用作“寄托”的意思。
  • 残暑:指夏天的余热。
  • 瘦蝉:形容蝉的状态,暗示它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鸣叫,体力消耗殆尽。
  • 斜阳:指西斜的太阳,象征傍晚时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强调写实,常以景抒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秋季交替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蝉鸣与秋意,表达对夏季余热的留恋和对秋天到来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五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从盛夏到初秋的转换。诗的前两句描绘出立秋将至的情境,残暑的声音仿佛在催促着夏天的结束,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紧迫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描绘蝉的状态,虽然它瘦弱,却依旧在傍晚的斜阳中不肯停止鸣叫,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切的情感。通过蝉的鸣叫,诗人传达了对夏季最后一丝热情的留恋,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复杂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也不多时便立秋:不久之后就要进入秋季,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2. 寄声残暑速拘收:残暑的声音似乎在催促过程中的变化,表明夏天的结束。
  3. 瘦蝉有得许多气:描述蝉的状态,虽然瘦弱,但依然充满活力。
  4. 吟落斜阳未肯休:蝉在夕阳下仍不愿停止鸣叫,体现出对生命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拟人:残暑的声音被赋予了人性,表现出一种急切的情感。
  • 对仗:如“寄声残暑”和“吟落斜阳”,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夏季即将结束的感慨,既有对夏天的留恋,也有对秋天的期待,展现了自然变化与人内心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杨万里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立秋”指的是哪一节气?

    • A. 夏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春天
  3. 诗中“瘦蝉”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蝉的美丽
    • B. 蝉的疲惫与坚韧
    • C. 蝉的数量
    • D. 蝉的颜色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秋夕》 杜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五首》与杜甫的《秋夕》均描绘了秋天的意境,但前者更加侧重于自然与生机的对比,而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感与时光的流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生平及作品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 出游 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喜昼公寻山回相遇联句一首 远意联句 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 九日同卢使君幼平吴兴郊外送李司仓赴选 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 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叔父 康录事宅送僧联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讼 弋字旁的字 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六问三推 寝滞 贞不绝俗 子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彐字旁的字 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盐捕 先驱蝼蚁 痛不堪忍 凿穴为居 屮字旁的字 大打出手 陵迁谷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