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44
近塞春风大,寒吹阴复晴。
沙尘霾日色,草木聚边声。
野坠荒云黑,山烧夜火明。
萧条复谁慰,竟夕独凄清。
在接近边塞的地方,春风吹得很猛烈,寒风又让天空阴沉又时而晴朗。
沙尘弥漫遮住了日光,草木在风中发出阵阵声响。
荒野上云层低垂,夜晚的山上火光明亮。
这萧条的景象又有谁来安慰呢?我独自一人,直到夜深感到凄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类型,通常描写边疆景象、士兵的生活和国家的动荡。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孤独与凄苦的感受。
作者介绍: 魏燮钧,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他的诗歌多以边塞和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的时期,诗人在边塞的生活使他感受到荒凉和孤独,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塞上客夕》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首联“近塞春风大,寒吹阴复晴”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复杂的天气状况,春风与寒风交替,暗示着生命中的不确定性与变幻莫测。接着“沙尘霾日色,草木聚边声”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恶劣,沙尘弥漫使日光都变得模糊,草木在风中摇曳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野坠荒云黑,山烧夜火明”则从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角度,加深了诗中萧条的氛围,犹如在夜幕降临时,荒凉的野外只有山火在微弱地闪烁,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渺小。最后两句“萧条复谁慰,竟夕独凄清”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孤独的他在这片荒凉中无处倾诉,只有对景生情,愈发显得凄清。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悟与对生命的哲思,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边塞孤独的感受,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通过描绘荒凉的环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近塞春风大”意指什么?
A. 春风轻柔
B. 春风猛烈
C. 春风不定
“萧条复谁慰”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A. 失落
B. 欢乐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