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戏示幕客》

时间: 2025-04-23 13:43:37

诗句

不用黄金更筑台,一时倾盖尽奇材。

关中岂是穰侯物,浪怕诸侯客子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43:37

原文展示

《戏示幕客》
作者:叶梦得 〔宋代〕

不用黄金更筑台,一时倾盖尽奇材。
关中岂是穰侯物,浪怕诸侯客子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需要黄金来重新建造台子,一时之间用尽了奇妙的材料。关中地区怎么会是穰侯(古代的一个封地)的东西,白白地担心诸侯的客人会来。

注释

  • 黄金:指代贵重的物品,象征财富和奢华。
  • 筑台:修建台子,暗示荣华富贵的追求。
  • 倾盖:指的是盖子的倾斜,象征着物品的倾斜和破损。
  • 穰侯:古代封号,代表着一定的权势和地位。
  • 浪怕:形容多余的担心。

典故解析

“穰侯”出自《史记》,是指西汉时期的一个封国,象征着权贵。诗中以关中为背景,暗示了地域特征与权势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5年-1144年),字子美,号香山,宋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宋代,时代背景是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处于政坛与文坛的交汇点,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诗歌鉴赏

《戏示幕客》是一首通过对比和暗喻,表现诗人对物质奢华的不屑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的诗作。诗中提到“不用黄金更筑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拒绝,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奢华的表象,而在于内在的精神和文化的积淀。其次,“一时倾盖尽奇材”则暗示了即使有再多的珍贵材料,若缺乏真正的内涵和实质,也是空中楼阁,难以持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关中岂是穰侯物”,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强调了关中地区并不应仅仅被视为权贵的象征,反而应该关注其文化底蕴。而“浪怕诸侯客子来”则暗示了对外来权势的担忧,表明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用黄金更筑台:不需要黄金来重建奢华的台子,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否定。
  2. 一时倾盖尽奇材:即使有奇珍异宝,也不过是瞬间的风光,不能持久。
  3. 关中岂是穰侯物:关中地区并不属于权贵的特产,暗示对权贵的反思。
  4. 浪怕诸侯客子来:无端地担心外来的权贵会来侵扰,表现了对社会环境的警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金”、“台”象征物质的奢华与表面的繁华。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岂是”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奢华与精神价值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物质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真实内在文化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黄金:象征财富,反映社会的物质追求。
  • :象征地位和享受,暗示对奢华生活的否定。
  • 穰侯:代表权贵,揭示社会阶层的固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时间

  2. 诗人对“关中”的看法是?
    A. 只属于权贵
    B. 文化底蕴深厚
    C. 经济繁荣

  3. “一时倾盖尽奇材”中的“倾盖”指的是什么?
    A. 物品的倾斜
    B. 短暂的繁华
    C. 人的态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叶梦得的《戏示幕客》和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悲伤与历史的无奈,而叶梦得则更强调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叶梦得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门外 题本草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挽潘柄 卜算子·已怪社愆期 七十九吟十首 次朔斋鬳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十 挽方宜人二首 答卓常簿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棱的成语 帅教 大吹大打 白字旁的字 羞味 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翻复无常 麻字旁的字 工薪阶层 口字旁的字 别易会难 綀服 金字旁的字 文昌鱼 心动神驰 咸嘴淡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