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8:03
月下梅花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天恐梅花不耐寒,
遣将孤月问平安。
未须一夜都开尽,
留取前前后后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关心与喜爱。诗中想象梅花在寒冷的夜晚是否能够忍受严寒,因此派遣孤独的明月去询问梅花的安危。作者认为,不必一夜之间就将梅花全部开放,可以留待之后慢慢欣赏。
梅花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象征坚韧与不屈,因其在寒冬腊月仍然盛开。诗人将梅花与月亮相互关联,暗示自然界的和谐美。
杨万里,字宗干,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深受后人喜爱。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这首《月下梅花》创作于南宋时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不同阶段,作者在诗中通过梅花与月亮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的感悟。
《月下梅花》是一首意境清新、情感细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首句“天恐梅花不耐寒”,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温柔关怀,仿佛天上也在为梅花的安危而担忧。接下来的“遣将孤月问平安”,则通过孤独的月亮传达出一种寂寞而又温柔的情感,月亮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成为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桥梁。
在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梅花开放节奏的理解与期待,他认为不必急于一夜之间全部开放,而是应该留取时间来慢慢欣赏梅花的美丽。这种从容的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宽容与理解。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而富有启发性的体验。
本诗通过梅花与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哲理,传递出一种从容面对生活的态度,强调了欣赏过程中的美好,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天恐梅花不耐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担忧
B. 高兴
C. 忧伤
“遣将孤月问平安”中的“孤月”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寂寞
C. 快乐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急躁
B. 从容
C.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