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5:26
晚出居庸关
作者: 李锴 〔清代〕
沙碛邻南幕,神京寄北门。
风云护天险,鼓角壮边屯。
故事防秋重,当时入寇繁。
圣朝今尚德,骑马度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背景。诗人描述了沙碛(沙地)与南边的幕(帐篷)相邻,北门则是通向神京(北京)的门户。风云守护着这天险,而鼓角声响则壮阔了边防的屯兵。回顾历史,秋季防守曾经非常重要,那时候敌寇频繁。如今的圣朝依然仁德,骑马在黄昏时分行过这片土地。
李锴(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善于描写边关风光与历史变迁,作品多以豪放之情和深厚的历史感著称。
这首诗写于清朝时期,正值边境防守压力加大的时候,诗人以居庸关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历史的反思。
《晚出居庸关》通过描绘居庸关的自然景色与军事防线,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国家未来的期盼。诗中“沙碛邻南幕”一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种边境的肃杀氛围,沙地的荒凉与军营的紧张形成鲜明对比,极具画面感。接着“风云护天险”一句,展示了自然环境与人类防御的密切关系,暗示着冗长的历史中人与自然的斗争。
“故事防秋重,当时入寇繁”两句,历史的回顾让人感受到曾经的危机与战斗,诗人以“入寇繁”形象地反映出当时的紧迫与不安。最后“圣朝今尚德”则展现出对现政局的自信与期许,诗人通过骑马度黄昏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安宁与希望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国家的祝福,体现出李锴以德治国的理想,表现出他作为文人对国家与民族的关怀。
整首诗传达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与对历史的反思,强调仁德治国的思想,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中“沙碛邻南幕”中的“沙碛”指的是什么?
A. 山丘
B. 沙地
C. 河流
D. 森林
“圣朝今尚德”中“圣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A. 明朝
B. 清朝
C. 唐朝
D. 宋朝
诗中提到的“居庸关”主要用于什么目的?
A. 旅游
B. 农业
C. 军事防御
D. 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