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园居》

时间: 2025-05-02 12:53:39

诗句

暮雨扬雄宅,秋风向秀园。

不闻砧杵动,时看桔槔翻。

钓下鱼初食,船移鸭暂喧。

橘寒才弄色,须带早霜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3:39

原文展示:

园居 李郢 〔唐代〕

暮雨扬雄宅,秋风向秀园。 不闻砧杵动,时看桔槔翻。 钓下鱼初食,船移鸭暂喧。 橘寒才弄色,须带早霜繁。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雨洒在扬雄的旧居,秋风轻轻吹过向秀的园子。 听不到捣衣的声音,只偶尔看到桔槔在翻动。 钓起的鱼儿刚要食用,船移动时鸭子暂时喧闹。 橘子在寒冷中才开始变色,必须带着早霜的繁重。

注释:

  • 扬雄:西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
  • 向秀:东晋文学家,与陶渊明齐名。
  • 砧杵:捣衣用的石板和木棒。
  • 桔槔: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
  • 弄色:指颜色逐渐显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田园、自然为主,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园居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居中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首联通过对“暮雨”和“秋风”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声音,如“桔槔翻”和“鸭暂喧”,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尾联以“橘寒才弄色”作结,既表达了季节的变迁,也隐含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对“暮雨”和“秋风”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颔联:“不闻砧杵动”表达了园中的宁静,“时看桔槔翻”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颈联:通过“钓下鱼初食”和“船移鸭暂喧”,描绘了具体的生活场景。
  • 尾联:以“橘寒才弄色”作结,既表达了季节的变迁,也隐含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秋风向秀园”中的“向”字,赋予了秋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暮雨扬雄宅,秋风向秀园”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园居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暮雨”、“秋风”、“桔槔”、“鸭喧”、“橘寒”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生活的细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扬雄”是哪个时期的文学家? A. 西汉末年 B. 东汉末年 C. 唐代 D. 宋代
  2. “桔槔”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汲水工具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3. 诗的尾联“橘寒才弄色”表达了什么? A. 橘子的颜色在寒冷中才显现 B. 橘子的颜色在温暖中才显现 C. 橘子的颜色在雨中才显现 D. 橘子的颜色在风中才显现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李郢的《园居》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寄徐拾遗 古剑 幽居寄李秘书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送丁道士归南中 贻费道人 渭城春晚 女冠子 其一 南乡子 其十五 南乡子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伤挫 美益求美 油糕 相持不下 父字头的字 髟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卧结尾的成语 节衣缩食 差度 切理餍心 釒字旁的字 一相情原 毛鸦头 鳥字旁的字 顺顺当当 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