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0:40
醉吟雪月思深苦,思苦神劳华发生。
自学古贤修静节,唯应野鹤识高情。
细泉出石飞难尽,孤烛和云湿不明。
何事懒于嵇叔夜,更无书札答公卿。
我沉醉于月下雪中的吟唱,内心充满了深深的苦思。
这苦思让我神情恍惚,华丽的幻想也随之产生。
我独自学习古代贤者,修身养性,追求宁静的品节,
但只有野鹤才能理解我的高雅情怀。
细细的泉水从石头中流出,飞溅的水花难以尽数,
孤独的烛光与云雾交织,似乎更加朦胧。
为什么我像嵇叔夜那样懒惰,更没有书信来往于公卿之间呢?
作者介绍:方干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感受和自然景色为题材。他的诗作常表现出隐逸的情怀与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士人多追求清淡生活、隐遁于山林之际。方干在此诗中表达了对个人理想和社会交往的思考,反映出士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醉吟雪月思深苦,思苦神劳华发生”,诗人通过对雪月的吟唱,表达出一种迷醉而又苦思的复杂心情,透露出他对生活的困惑与思索。接下来的“自学古贤修静节”,则表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与向往,体现出他追求宁静与高尚品德的理想。
“唯应野鹤识高情”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高洁情怀,野鹤象征着他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暗示着与世俗的隔离。后半部分通过“细泉出石飞难尽,孤烛和云湿不明”两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朦胧而又孤独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一句“何事懒于嵇叔夜,更无书札答公卿”则表露了诗人的无奈与懒散,表达了对现实交往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一种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逃避,展现了士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野鹤”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高洁情操
C. 忍耐与坚持
诗人自比于谁?
A. 李白
B. 嵇叔夜
C. 王维
诗中“细泉出石”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流动
B. 内心的痛苦
C. 忧郁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