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许当世以诗见率登高》

时间: 2025-05-04 10:14:28

诗句

霜云明净海山隈,一岁登临始此回。

堂上寿觞淋浪满,栏边佳菊似疑开。

故乡情味人人好,今日荣恩节节来。

正是秋风洗烦暑,力将衰飒上高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4:28

原文展示:

霜云明净海山隈,一岁登临始此回。
堂上寿觞淋浪满,栏边佳菊似疑开。
故乡情味人人好,今日荣恩节节来。
正是秋风洗烦暑,力将衰飒上高台。

白话文翻译:

霜白的云彩明净地映照着海山的角落,每年登高的时节又来到了。
堂上的寿酒满溢,欢庆的气氛如同海浪般涌动;栏边的菊花似乎也在争相开放。
故乡的情怀人人都喜欢,今天的荣光与恩典一层层地涌来。
正是秋风吹散了夏日的烦躁,借着这股力量,我又登上了高台。

注释:

  • 霜云:指秋天的白云,清澈明亮。
  • 登临:登高、攀登,特指重阳节时的习俗。
  • 寿觞:祝寿的酒杯,象征长寿的祝福。
  • 佳菊:美丽的菊花,重阳节时菊花盛开。
  • 荣恩:荣华与恩惠,指重阳节的庆祝氛围。
  • 秋风:象征秋季的凉爽,洗净夏季的炎热。

典故解析:

本诗主要与重阳节(九月九日)相关,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象征着避灾祈福。菊花在重阳节时盛开,因而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诗中提到的“寿觞”和“佳菊”均为节日庆祝的元素,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襄(1043-1126),字君谦,号涧溪,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及政治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感受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融合了庆祝、思乡等情感,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息。

诗歌鉴赏:

《九日许当世以诗见率登高》是一首描绘重阳节登高的古诗,诗人蔡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与自然的美丽。开篇以“霜云明净海山隈”描绘秋天的天空,给人以清新明朗之感,接着用“一岁登临始此回”表达了年复一年的传统习俗,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节日的恒常。

诗中提到的“堂上寿觞淋浪满”和“栏边佳菊似疑开”,通过对比,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自然的美丽。尤其是“佳菊似疑开”,传达了菊花在重阳节时的盛开,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

在后面两句中,诗人借助“故乡情味人人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共享欢乐、共庆团圆的美好愿望。最后一句“力将衰飒上高台”则寓意着即使衰老,也要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人情味,展现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传递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令人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与深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云明净海山隈:描绘秋天的清晨,霜降后天空的云彩显得明亮而干净,海与山的交界处更是透彻清晰。
  2. 一岁登临始此回:每年重阳节到来时,诗人再一次登高,岁月如流,重阳的习俗依然延续。
  3. 堂上寿觞淋浪满:在家中,欢庆的酒杯满溢,象征着对长寿的祝愿,气氛热烈如同海浪。
  4. 栏边佳菊似疑开:栏杆旁的美丽菊花开得正好,似乎在怀疑这美丽的时刻是否真实。
  5. 故乡情味人人好:故乡的情怀是普遍被人喜爱的,唤起共鸣。
  6. 今日荣恩节节来:今天的节日气氛愈加浓厚,荣华与恩典接连而来。
  7. 正是秋风洗烦暑:正值秋风送爽,驱散了夏季的炎热,带来清凉。
  8. 力将衰飒上高台:即使身体衰弱,仍要努力攀登高处,象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寿觞淋浪满”比作海浪,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热闹的气氛。
  • 拟人:将佳菊拟人化,似乎在疑问,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堂上寿觞”和“栏边佳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登高习俗,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人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与浓厚的人情味,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传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云:象征着清新、明净的秋天,带来精神的振奋。
  • 寿觞:象征着长寿与祝福,体现了节日的传统文化。
  • 佳菊:象征着美好与长寿,重阳节的代表花卉。
  • 秋风: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凉爽,带来清新的感受。
  • 高台:象征着追求目标与理想,寓意着不懈的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生命的珍视
    C. 节日的喜庆
    D. 以上皆是

  2. “霜云明净海山隈”中的“霜云”指的是什么季节的云?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中提到的“佳菊”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长寿
    C. 喜庆
    D. 凄凉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描写登高的场景,但更多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事的忧虑,情感更为沉重。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直接而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 鹧鸪天 诗社诸兄同游平谷 鹧鸪天 答长河 鹧鸪天 其十三 鹧鸪天(山行)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二 同前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一 读遗山词,偶拟其体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踞炉炭上 包含绠的词语有哪些 逃叛 矢字旁的字 审势而行 糸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包含丫的词语有哪些 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庆余 包含遑的词语有哪些 单车就路 煎盐叠雪 葈耳 逐本舍末 讲殿 造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