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3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39:46
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野客居铃阁,重门将校稀。
豸冠亲谷弁,龟印识荷衣。
座右寒飙爽,谈馀暮角微。
苍生须太傅,山在岂容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野外隐士的生活状态。诗人以“野客”自称,居住在铃阁之中,门口的人很少,显得冷清。身穿禽兽的冠饰,佩戴着龟印,显得与世无争。坐在身边,寒风阵阵,谈话时已是黄昏。苍生需要像太傅那样的贤人,而高山在那儿,却不容我轻易归去。
作者介绍:司空曙(约 700-760),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达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避乱世,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开篇描绘“野客居铃阁”,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环境,重门紧闭,显得人迹罕至,营造出浓厚的隐逸气氛。接着提到“豸冠亲谷弁”,不仅反映出隐士的服饰独特,且传达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诗人通过“座右寒飙爽”,描绘出清新自然的气息,让人感受到隐士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在后两句中,诗人以“苍生须太傅”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隐士的生活虽然宁静,但心中仍挂念着世事,表现出一种道义担当。最后一句“山在岂容归”,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渴望归隐,但又无法完全脱离世俗的牵绊,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
诗词测试:
诗中“重门将校稀”意指什么?
A. 门口出入的人很多
B. 门口出入的人很少
C. 大门紧闭
D. 门口有很多动物
“苍生须太傅”中“苍生”指的是?
A. 皇帝
B. 文人
C. 百姓
D. 隐士
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逃避世俗
B. 完全无动于衷
C. 期待荣华富贵
D. 不想回归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解析,诗人在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中,展现了深刻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