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6:36
原文展示:
投宿清福寺 赵蕃 〔宋代〕
落日迷墟落,林霏隔树林。 入门疑寺近,出谷听钟深。 墐户觅安寝,隔篱谋浊斟。 不眠还耿耿,百眠搅予心。
白话文翻译:
夕阳下,村庄隐没在迷蒙之中,树林间的雾气隔断了视线。 走进门,感觉寺庙就在附近,走出山谷,听到远处钟声深沉。 修补门窗寻找安稳的睡眠,隔着篱笆商量着喝些浊酒。 无法入睡,心中依旧焦虑,百般思绪搅扰着我的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著名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他的诗作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投宿清福寺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焦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傍晚投宿清福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首两句“落日迷墟落,林霏隔树林”,以夕阳和雾气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中间两句“入门疑寺近,出谷听钟深”,通过对比和声音的描写,增强了寺庙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后两句“墐户觅安寝,隔篱谋浊斟”,则转向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焦虑。最后两句“不眠还耿耿,百眠搅予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忧郁和不安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傍晚投宿清福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焦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安和迷茫。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落日迷墟落”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夕阳下的村庄 B. 夕阳下的树林 C. 夕阳下的山谷 D. 夕阳下的寺庙
诗中的“入门疑寺近”表达了什么感受? A. 对寺庙的向往 B. 对寺庙的怀疑 C. 对寺庙的恐惧 D. 对寺庙的陌生
诗中的“不眠还耿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心 B. 焦虑 C. 喜悦 D. 平静
答案: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