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时间: 2025-05-05 05:06:04

诗句

细思不是乞身难,政为贫贤不放閒。

奏疏比闻频叩阙,诏恩今见许还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06:04

原文展示:

细思不是乞身难,政为贫贤不放閒。奏疏比闻频叩阙,诏恩今见许还山。

白话文翻译:

仔细思考,发现并非请求退休困难,而是因为贫穷和贤能使得自己无法闲下来。奏疏频频上达朝廷,如今终于得到恩准,允许我返回山林。

注释:

  • 乞身:请求退休。
  • 政:通“正”,正是。
  • 贫贤:贫穷而贤能。
  • 閒:通“闲”,闲暇。
  • 奏疏:向皇帝上书的文书。
  • 叩阙:上书朝廷。
  • 诏恩:皇帝的恩典。
  • 还山:返回山林,指退休归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建康(今南京)得到资政宫祠的职位后所作,表达了他对退休归隐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赵蕃在官场中虽有贤能,但因贫穷而难以退休,他的奏疏频频上达朝廷,最终得到恩准,允许他返回山林,实现归隐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退休归隐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首句“细思不是乞身难”,直接点明主题,表明作者并非因为退休本身困难,而是因为贫穷和贤能使得自己无法闲下来。次句“政为贫贤不放閒”,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矛盾。后两句“奏疏比闻频叩阙,诏恩今见许还山”,则展现了作者通过不断上书朝廷,最终得到恩准,实现了归隐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在官场与归隐之间的挣扎和选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思不是乞身难”:作者仔细思考后,发现并非请求退休本身困难。
  • “政为贫贤不放閒”:而是因为贫穷和贤能使得自己无法闲下来。
  • “奏疏比闻频叩阙”:作者的奏疏频频上达朝廷。
  • “诏恩今见许还山”:如今终于得到恩准,允许他返回山林。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细思不是乞身难,政为贫贤不放閒”和“奏疏比闻频叩阙,诏恩今见许还山”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通过“乞身”和“还山”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退休归隐的渴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退休归隐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在官场与归隐之间的挣扎和选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乞身:请求退休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退休的渴望。
  • 还山:返回山林的意象,象征着归隐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乞身”指的是什么? A. 请求退休 B. 请求帮助 C. 请求升职 D. 请求赏赐

  2. 诗中“还山”象征着什么? A. 归隐 B. 登山 C. 旅行 D. 打猎

  3. 诗中“奏疏比闻频叩阙”表达了什么? A. 作者频繁上书朝廷 B. 作者频繁听到奏疏 C. 作者频繁叩拜朝廷 D. 作者频繁阅读奏疏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选注。
  • 《赵蕃诗集》:收录了赵蕃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赵蕃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言重联句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 七言小言联句 五言夜集联句 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 登平望桥下作 咏陶渊明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赠裴将军 停云四章赠允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高气扬 超短裙 包含茨的词语有哪些 饮马投钱 面禳 爿字旁的字 乞请 志大量小 包含瓶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零碎不全 皿字底的字 傎躡 髟字旁的字 启示 不容置疑 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