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7:48
望江南 春日苦雨
作者:翁瑞恩 〔清代〕
春光好,杨柳画楼西。
帘外鹦哥初解语,檐前燕子乍衔泥。
风雨又凄凄。
春光好,桃李半开时。
倦倚绣床添弱线,闲抛书卷写新词。
可惜雨如丝。
春天的阳光真好,杨柳在画楼西边轻轻摇曳。
窗帘外的鹦鹉开始学着说话,檐前的燕子偶尔衔着泥土。
可惜风雨又是凄凉的。
春天的阳光依然好,桃花和李花正半开着。
我倦倚在绣床上,添补着细弱的线,
闲暇时抛下书卷写写新词。
可惜这雨如丝般绵绵不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提到的春天、燕子、鹦鹉等意象在古典文学中常用于描绘春日的生机与美好。
作者介绍
翁瑞恩,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思考,常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春日,正值杨柳吐绿、桃李争妍之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春日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望江南 春日苦雨》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受。开头的“春光好”一语,营造出了一种明媚的春日氛围,杨柳轻拂的画面让人感到生机盎然。随着鹦鹉的初解语和燕子的乍衔泥,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生气与活力,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随着“风雨又凄凄”的转折,诗人情感的基调开始出现变化,诗中的“可惜雨如丝”更是将春日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细雨绵绵,仿佛是对春光的惋惜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景色的感叹。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交织,展现了春日的美景、诗人的心境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美好的赞美和对稍纵即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杨柳”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特征?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人对“可惜雨如丝”的感受是什么?
A. 期待雨水
B. 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C. 感到快乐
D. 无所谓
诗中“倦倚绣床”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忙碌
B. 悠闲
C. 焦虑
D. 懊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翁瑞恩的《望江南 春日苦雨》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历史背景。两者在表现春天的美好时光上有共通之处,但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柔和,后者则带有沉重的历史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