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戏咏馓子赠邻妪》

时间: 2025-05-07 06:11:46

诗句

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46

原文展示:

织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匾佳人缠臂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制作美食的情景。她的双手如同玉石般滑腻,制作出来的食物色泽均匀;在碧绿的油中煎炸,食物呈现出嫩黄的色泽。夜间春睡时,她对轻重的感知变得敏锐,仿佛在压住匾额的美人身上缠绕着金线。

注释:

  • 织手:指的是用手工制作的技巧与精细。
  • 玉色匀:形容制作的食品颜色如玉般光滑均匀。
  • 碧油:指的是清澈的油,适合煎炸食品。
  • 嫩黄深:形容食品经过煎炸后呈现出鲜嫩的黄色。
  • 夜来春睡:指夜晚的春天,暗示一种惬意的状态。
  • 压匾佳人:佳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压匾则可理解为在某种情境下的姿态。
  • 缠臂金:形容美人手臂上缠绕着金饰,体现出一种华贵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又有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诗中描绘的女子形象,既是对生活的赞美,也体现了苏轼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戏咏馓子赠邻妪》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一个温暖的家庭生活场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苏轼对女子制馓子技巧的赞美,也流露出他对生活中细腻美好的追求。诗的开头两句描述了食物的制作过程,生动而富有画面感,仿佛可以看到那双巧手在忙碌,而制作的美食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夜晚的宁静与佳人的柔美,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情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充满了诗意,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织手搓来玉色匀:描绘女子通过巧手制作出的食物,色泽如玉,均匀光滑,体现出她的精湛技艺。
  • 碧油煎出嫩黄深:通过煎炸,食物颜色变得嫩黄而深厚,增加了食物的诱惑力。
  • 夜来春睡知轻重:在春夜的宁静中,女子似乎对周围的感知尤为敏锐,暗示一种轻松的生活状态。
  • 压匾佳人缠臂金:描绘美丽女子的形象,强调了她的华丽与优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食物比作玉色,突出了其精美。
  • 拟人:通过“春睡知轻重”赋予春夜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对细腻生活的欣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融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色:象征着美丽与精致。
  • 碧油:代表着生活中的美味与享受。
  • 嫩黄:象征着新鲜与活力。
  • 佳人:体现了女性的优雅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织手搓来玉色匀”中的“玉色”主要是指什么? A. 食物的颜色
    B. 织物的颜色
    C. 玉石的颜色
    D. 女人肤色

  2. “压匾佳人缠臂金”中的“佳人”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美食
    C. 春天
    D. 碧油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生活的美好,但更多的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感慨。
  • 李白《月下独酌》:体现了个体情感与孤独的思考,与苏轼的家庭温暖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翠楼吟 显诏为余制漱宋室填词图,漫题一解 翠楼吟 坪石晚春 翠楼吟 秋病 翠楼吟 翠楼吟 题《琼箫馆词集》 翠楼吟 十三夜对月有忆。寄王啸篁、丁蓝叔 翠楼吟 翠楼吟 翠楼吟 梅魂 翠楼吟 骤雨初过纳凉池上,用香雪庐主人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字旁的字 投机取巧 乚字旁的字 宝幄 散犯 虎字头的字 璧除 一遭 隹字旁的字 高识远见 海波不惊 万人空巷 措手不及 糹字旁的字 灼见真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