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16
开花送余寒,结子及新火。
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
这首诗的意思是:杏花在寒冷的季节中绽放,结果时又恰逢新火的时节。关中地区幸好没有梅花,杏子却能强有力地充实鼎中的和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以词、诗、散文见长,风格豪放、个性鲜明。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诗人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与个人波折,心中对生活与自然的感悟愈加深刻。杏花的绽放与果实的结成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坚韧,正是他在困境中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的体现。
苏轼的《杏》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杏花盛开的场景和果实的成熟,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杏花与新火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生机盎然的氛围。杏花在冷清的春天中绽放,似乎在告诉人们生活的坚韧和希望。而“关中幸无梅”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感慨,表明即使没有梅花的清雅,杏花依然能带来生命的丰富与温暖。
诗中“汝强充鼎和”一句,表达了对杏的赞美与期待,杏子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在生活中增添了温情与和谐。这种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悟恰恰反映了苏轼的个性与情怀。总的来说,这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态度与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杏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希望的赞美,体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余寒”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气候?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关中”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四川
B. 陕西
C. 江苏
D. 广东
“汝强充鼎和”中的“鼎”象征什么?
A. 美食
B. 权力与富贵
C. 战争
D. 学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杏》与王维的《鸟鸣涧》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宁静与清幽,而苏轼则强调生命的坚韧与希望。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