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小金山》

时间: 2025-07-29 07:35:10

诗句

振衣重上妙高台,朔气初随白雁来。

万里壮怀江月皎,一声长啸海云开。

天边倚剑星流彩,花下裁诗鸟为催。

沉醉凭阑狂兴逸,试将春信问寒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35:10

游小金山

作者: 陈尧典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振衣重上妙高台,
朔气初随白雁来。
万里壮怀江月皎,
一声长啸海云开。
天边倚剑星流彩,
花下裁诗鸟为催。
沉醉凭阑狂兴逸,
试将春信问寒梅。

白话文翻译

我再次来到高高的妙高台,
北风刚刚带着白雁归来。
万里之外的江面上明月皎洁,
我长啸一声,海面上的云彩也随之分开。
天边的星星如剑般流光溢彩,
花下的鸟儿为我吟诗助兴。
我沉醉于栏杆边,狂放而兴致勃勃,
想要询问寒梅,春天的消息如何。

注释

  • 振衣: 挥动衣服,象征着豪情壮志。
  • 妙高台: 高高的台子,寓意着俯瞰风景。
  • 朔气: 北风,指寒冷的气候。
  • 壮怀: 壮志豪情。
  • 江月: 江上的明月,象征着自然之美。
  • 长啸: 高声呼啸,表现豪情。
  • 倚剑: 倚靠着剑,形象地描绘出一种侠客风范。
  • 裁诗: 创作诗句,表达文学情趣。
  • 寒梅: 冬天的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尧典,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寄托个人情感,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结合了诗人对故乡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个人感情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在春寒之际的兴奋与思考。

诗歌鉴赏

《游小金山》一诗以陈尧典的细腻笔触描绘了他在春寒时节游览小金山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振衣重上妙高台,朔气初随白雁来”展示了诗人因北风的来临而感受到的春寒,展现出一种豪情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春天的期待。

接下来的“万里壮怀江月皎,一声长啸海云开”中,诗人借江月的光辉映衬自己的壮志,长啸一声,似乎将内心的豪情与外界的自然景色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心灵的畅快与自由。

“天边倚剑星流彩,花下裁诗鸟为催”则将自然与文学结合,星光如剑,象征着勇敢与追求;而花下鸟儿的吟唱,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这里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最后两句“沉醉凭阑狂兴逸,试将春信问寒梅”则是情感的高峰,诗人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试图通过寒梅来探询春天的消息,表现出一种对生命与季节轮回的思考。

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振衣重上妙高台: 诗人再一次来到高高的台子,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
    2. 朔气初随白雁来: 北风开始送来白雁,暗示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
    3. 万里壮怀江月皎: 诗人在江边看到明亮的月光,激起心中的豪情壮志。
    4. 一声长啸海云开: 诗人高声呼啸,仿佛将海上的云彩都吓跑了,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5. 天边倚剑星流彩: 天边的星星流光溢彩,像是倚靠着的剑,象征着勇气与豪情。
    6. 花下裁诗鸟为催: 在花丛下,鸟儿的歌唱激励着诗人创作诗篇,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7. 沉醉凭阑狂兴逸: 诗人沉醉于美景,心情愉悦,显得豪放不羁。
    8. 试将春信问寒梅: 诗人想要询问寒梅关于春天的消息,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 “天边倚剑星流彩”中,星星比作剑,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 全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美感。
    • 拟人: “花下裁诗鸟为催”,赋予鸟儿以人性,表现诗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春天和未来的期待。通过自然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妙高台: 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白雁: 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来希望。
  • 江月: 代表着心灵的宁静与美好。
  • 寒梅: 象征着坚韧与春天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振衣”指的是什么?
    A) 挥动衣服
    B) 摆动手臂
    C) 穿衣服

  2. “朔气初随白雁来”中的“朔气”指什么?
    A) 春风
    B) 北风
    C) 暴风

  3.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A) 冬天的结束
    B) 坚韧与希望
    C) 春天的来临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游小金山》在意象上均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但《登鹳雀楼》更强调壮阔的视野与豪情,而《游小金山》则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春天的期待。这两首诗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古二首 花下 示四妹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 明妃曲 书静照禅师塔 园蔬 驾自启圣还内 寄四侄旊二首 代白发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白蚁争穴 皮字旁的字 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纤埃 口字旁的字 札抹 活眼活现 包含筹的词语有哪些 喝结尾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无涯之戚 欺灭 礌礌落落 造谣惑众 未达一间 生字旁的字 谊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