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3:51
传闻圣旨向秦京,
谁念羁囚滞洛城。
扈从由来是方朔,
为申冤气在长平。
无事今朝来下狱,
谁期十月是横河。
君看鹰隼俱堪击,
为报蜘蛛收网罗。
听说圣旨已经传到秦京,
可谁会想到我作为囚徒被困在洛城。
随从的原由是为了方朔,
我为申冤而心中愤怒在长平。
今天无事被带下监狱,
谁会想到十月的河流如此宽阔。
你看鹰隼都能展翅高飞,
我只想为蜘蛛收网的事情复仇。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子期,号青山,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以清丽见长,尤其擅长描绘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这首诗创作于沈佺期被囚禁期间,正值唐代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的心境和对社会的关注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流露出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不公命运的抗争。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与愤懑。诗人通过对圣旨传达的无奈与羁囚生活的抒发,展现了被囚者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控诉。开头两句引入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圣旨传达到秦京,与他被囚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对权力和命运的无奈。接下来的“扈从由来是方朔”一句,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隐含了对现状的不满。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鹰隼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状的反思。诗人希望能够像鹰隼一样展翅高飞,挣脱束缚,反映出一种强烈的抗争意识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整首诗借助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囚徒内心的挣扎与呐喊。
全诗围绕囚徒的孤独、苦闷与对自由的渴望展开,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命运的愤怒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深沉的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羁囚”指什么?
a) 自由的人
b) 被拘禁的人
c) 官员
答案:b) 被拘禁的人
“君看鹰隼俱堪击”是用来比喻什么?
a) 追求自由的愿望
b) 失去的机会
c) 生活的困境
答案:a) 追求自由的愿望
沈佺期的《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强调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命运的不满,但沈佺期的诗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感,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饮酒态度与对人生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