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38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作者:沈佺期
东山朝日翠屏开,
北阙晴空彩仗来。
喜遇天文七曜动,
少微今夜近三台。
全诗翻译:
东山的朝阳照耀着翠绿的山峦,
北方的宫阙在晴空下飘扬着彩色的旗帜。
我喜悦地目睹天文学上七曜的变动,
今晚的少微星近乎三台星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东山”和“北阙”代表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诗中提到的七曜动与少微、三台的关系,反映了古代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展现出诗人对宇宙的敬畏和赞美。
作者介绍:
沈佺期(约720-785),唐代诗人,字景仁,号青丘,曾任太常博士,以诗名著。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天文现象。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时代背景是唐朝政治稳定,文化繁荣,诗人受邀到韦嗣立的山庄作诗,表达对自然与天文的感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清晨,诗人在东山上欣赏着壮丽的自然景观,感受着宇宙的变化。开头两句通过清晰的视觉描绘,展示了东山的朝阳和北阙的盛景,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感。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视野从地面转向了天空,展现了诗人对天文现象的关注与热爱。通过“喜遇天文七曜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与天体运动的细腻观察,体现出一种对科学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鲜明,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天文现象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感受,也寄托了对国家和社会繁荣的向往,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天文的热爱,对社会繁荣与和谐的向往,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理想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东山”指的是哪里?
A. 南方的山
B. 东方的山
C. 西方的山
“彩仗”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彩色的旗帜
B. 彩色的衣服
C. 彩色的花
“七曜”是指哪些天体?
A. 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
B. 太阳和月亮
C. 只有行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佺期的《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与杜甫的《望岳》均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沈佺期侧重于天文现象的观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山的雄伟与人文情怀,展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