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40
归田乐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试把花期数,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
绛唇青鬓,渐少花前语。
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
门外垂杨未飘絮。
试着算一算花开的时间,便能早早感受到春天的情绪。
只要看看梅花绽放,便希望花儿永不凋谢,春天长久停留。
只怕花瓣飘落,春天又会悄然离去,花开时却不再言语。
我问,年年春天还会如此吗?
嘴唇红润,鬓发渐渐稀少,往年在花前的闲聊也少了。
对着花儿,又想起曾经游玩的地方,
门外的柳树还未飘落细絮。
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叔原,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他以词作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婉约细腻。晏几道在词中常常表达对春天、爱情和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归田乐》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描绘了梅花的盛开、美好的春天以及对青春的怀念,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
《归田乐》以梅花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青春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开篇提到“试把花期数”,引导读者进入一种细腻的情感氛围。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既代表了生命的美好,也隐含着短暂与易逝。诗中“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逐渐转向对自身及过往的反思。“绛唇青鬓,渐少花前语”字句中蕴含了岁月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令人感到一种无形的惆怅。最后一句以“门外垂杨未飘絮”作为结尾,既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无尽时光流逝的无奈,整体上形成了一个春天的循环,与生命的轮回交织在一起。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梅花被赋予了生命,成为春天的象征,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盎然。通过“绛唇青鬓”,展现人物的外貌变化,传达出岁月的流逝,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与人生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往昔青春的怀念,体现了自然与人生命运的交织。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填空题:诗人对春天的愿望是“愿花更不____,春且长住”。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绛唇青鬓”是指年少时的美丽。
《春望》与《归田乐》都表现了春天的主题,但《春望》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落,而《归田乐》则专注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展示了不同的生活视角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