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02
《于飞乐》
作者:晏几道〔宋代〕
晓日当帘,睡痕犹占香腮。
轻盈笑倚鸾台。
晕残红,匀宿翠,满镜花开。
娇蝉鬓畔,插一枝淡蕊疏梅。
每到春深,多愁饶恨,妆成懒下香阶。
意中人,从别后,萦后情怀。
良辰好景,相思字唤不归来。
清晨的阳光照在帘子上,睡痕依然留在她的香腮上。她轻盈地倚靠在鸾台上微笑。脸上的胭脂已经有些褪色,睡意未尽,镜子中花儿盛开。她的鬓边插着一枝淡淡的梅花。每当春天深处,总是多愁善感,化好妆却懒得走下香阶。心中所爱的人,自从分别后,思念的情怀萦绕不去。美好的时光和美景,思念的字句却呼唤不回他来。
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善度,号惭愧,宋代词人,出身于士族家庭。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柔情与思念之情。他的词作多表现个人情感,情景交融,语句简练而富有韵味。
《于飞乐》创作于宋代,正值一个诗词繁荣的时代,诗人常常在描写春日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这首词通过春天的意象,传达了词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愁苦。
《于飞乐》是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词以清晨的宁静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妆容与心情。开头的“晓日当帘,睡痕犹占香腮”展现了女子刚醒时的娇态,细腻而生动。接着,诗人通过“轻盈笑倚鸾台”,描绘她的轻盈与妩媚,仿佛能看到她那微笑的神情。词中“晕残红,匀宿翠,满镜花开”则进一步传达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然而,尽管外在景色如春花般绚烂,内心的愁苦却时常萦绕。“每到春深,多愁饶恨,妆成懒下香阶”体现了她对意中人的思念与心中的惆怅。最后一句“良辰好景,相思字唤不归来”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展现了晏几道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细腻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晓日当帘,睡痕犹占香腮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映照在女子的脸上,脸上还留有睡觉的痕迹,显得特别娇美。
轻盈笑倚鸾台
她轻轻地倚靠在妆台上,面带微笑,显得优雅动人。
晕残红,匀宿翠,满镜花开
脸上的胭脂已经有些褪色,眼神中仍带着睡意,镜子里的花儿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娇蝉鬓畔,插一枝淡蕊疏梅
她在鬓边插了一枝淡雅的梅花,增添了几分清丽之感。
每到春深,多愁饶恨,妆成懒下香阶
每当春天深处,情绪便变得忧伤,化好妆却懒得走下台阶,表现了对意中人的思念与无奈。
意中人,从别后,萦后情怀
心中所爱的人,自从分别后,思念的情感不断萦绕。
良辰好景,相思字唤不归来
美好的时光和景色,思念的字句却无法唤回他来,流露出深切的遗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女子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体现了晏几道词中常见的柔情与愁苦。
《于飞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晏几道
D. 苏轼
“晓日当帘,睡痕犹占香腮”中的“睡痕”指的是什么?
A. 睡觉时的痕迹
B. 睡觉的梦境
C. 睡衣的痕迹
D. 枕头的印记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