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时间: 2025-07-29 13:19:16

诗句

园楼春正归,入苑弄芳菲。

密雨迎仙步,低云拂御衣。

危花沾易落,度鸟湿难飞。

膏泽登千庾,欢情遍九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19:16

原文展示: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作者: 李峤 〔唐代〕

园楼春正归,入苑弄芳菲。
密雨迎仙步,低云拂御衣。
危花沾易落,度鸟湿难飞。
膏泽登千庾,欢情遍九围。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园楼正是归来的时节,我走进园子里玩弄着花香。细密的雨水迎接着仙女的步伐,低低的云彩轻轻拂过御衣。高高的花儿容易被雨水打落,飞翔的鸟儿在湿润中难以飞翔。丰润的泽水浸润着千亩的田地,欢快的情绪洒满了四周。

注释:

  • 园楼:指园中的楼阁,春天时正好适合游玩。
  • 弄芳菲:玩弄花香,形象地描绘出春天花香四溢的景象。
  • 密雨:细密的雨,描绘出春雨绵绵的状态。
  • 仙步:指仙女的步伐,表达了一种轻盈的美感。
  • 低云:云层低垂,给人一种压迫感。
  • 危花:指高高的花,容易因雨水而打落。
  • 膏泽:丰润的泽水,形容春雨滋润土地。
  • 欢情:指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对春天的欣喜之情。诗中“仙步”一词,可能与道教文化中的仙女形象有关,体现了自然与神秘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峤(约 708-765),唐代诗人,字君贞,号青山,曾任职翰林院,因其诗词清新自然而著称。其风格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应邀游园,恰逢春雨,心中愉悦,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春天雨景的喜爱与感受。

诗歌鉴赏: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作,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欢愉。诗首句“园楼春正归”便引入了春天的主题,描绘出春回大地的景象。紧接着的“入苑弄芳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享受,令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芬芳。

“密雨迎仙步,低云拂御衣”描绘出细腻的春雨如同仙女的轻盈步伐,给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感觉。诗人在这细雨中感受到了一种神秘的美,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境地。此时,低云的描写又增添了一丝朦胧与诗意。

“危花沾易落,度鸟湿难飞”则表现了春雨对自然的影响,花儿在雨中容易凋落,鸟儿在湿润的空气中难以翱翔,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春天虽美,却也有它脆弱的一面。最后“膏泽登千庾,欢情遍九围”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丰盈的土地滋润着周围,欢快的情感充盈在四周,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园楼春正归:春天来临,园中的楼阁也开始热闹起来。
  2. 入苑弄芳菲:走进园子,享受着花的芬芳。
  3. 密雨迎仙步:细密的雨水如同仙女的脚步一般轻盈。
  4. 低云拂御衣:低低的云彩轻轻拂过皇帝的衣袍,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气息。
  5. 危花沾易落:高高的花瓣在雨中容易打落,暗示春天的脆弱与无常。
  6. 度鸟湿难飞:鸟儿在湿润的环境中难以飞翔,表现出自然的影响。
  7. 膏泽登千庾:丰润的泽水滋养着千亩的土地,象征生命的繁荣。
  8. 欢情遍九围:快乐的情感弥漫在四周,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作仙女的步伐,赋予自然以灵动的形象。
  • 拟人:低云拂御衣,将云彩拟人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密雨迎仙步,低云拂御衣”,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脆弱与短暂,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春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密雨:象征着滋润与生命力,传达出春的温柔。
  • 仙步:代表了优雅与美好,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
  • 危花: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膏泽:象征着丰盈与富饶,表现出大自然的慷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密雨”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晴天的景象
    • B. 春雨的细腻
    • C. 夏天的暴雨
  2. “危花沾易落”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 A. 花儿开得很茂盛
    • B. 高高的花儿容易被雨打落
    • C. 花儿在阳光下盛开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伤感
    • B. 欢喜
    • C.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春天的生命力与离别的感伤。

诗词对比

  • 李峤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在意境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李峤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欢愉,而王维则呈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境界。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处理,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峤诗集》

相关查询

武山玩月 寿星塘山 兰中番俗 阳景三绝 阳景三绝 甲子兰记 其二 秦门。范增 前汉门 樊崇徐宣 唐虞门 唐尧 春秋战国门。智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魅力四射 麦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决脰 磨砻镌切 幼愿 下行 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降颜屈体 巛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杂然相许 江贼 知足常乐 澄江如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