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24
田家不蓄历,习惯自知时。
雨足栽秧早,霜寒种树迟。
司晨劳德羽,守夜护文狸。
风俗予能记,将为赋楚茨。
农家不需要日历,习俗让人自知时节。
雨水充足时早早栽秧,霜寒来临时种树则推迟。
清晨的劳动要靠德羽,晚上守夜则要保护文狸。
乡俗我能记得,将会为之作诗赋楚茨。
本诗没有显著的典故,但提到的“司晨”和“守夜”反映了古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顾枢,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其作品多关注农民生活,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在明代,农村生活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的生活习惯和自然规律息息相关。顾枢通过这首诗反映出农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对自然节奏的敏感,表现了他们依靠经验而非书本知识来安排农业生产的智慧。诗中的“田家不蓄历”,传达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态度,农民通过观察自然变化而自知时节,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接下来的“雨足栽秧早,霜寒种树迟”则具体描绘了农作物生长的时令,显示了农民对于气候变化的深刻理解与适应能力。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司晨劳德羽,守夜护文狸”进一步深化了农民的生活场景,清晨和夜晚的忙碌反映了农民的辛勤与不易。最后的“风俗予能记,将为赋楚茨”,表达了对乡土风俗的珍视和传承的意愿,暗示了诗人将以诗歌的形式记录这一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农民生活的真实与美好,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与自然规律,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体现了朴素的乡土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农民是如何判断时节的?
“雨足栽秧早”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是否重视乡土风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顾枢的《村居次大田韵三首 其三》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顾枢更侧重于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季节变化,而王维则在山水之间表现了诗人的隐逸精神与自然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