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3:15
舟中送李十八(一作送僧)
释子身心无有分,
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
唯有钟声出白云。
这位释子(和尚)身心已经没有分别,
独自带着衣钵离开人群。
在黄昏时分遥望西林寺,
只听见钟声从白云中传出。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西林寺”作为一个诗意的空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宗教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刘长卿(约709—786),字景文,号阮亭,唐代诗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深邃的哲理思考,尤其擅长描写佛教题材和山水景色。
此诗写于诗人送别一位和尚,表达了对出家人超脱世俗的尊敬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西林寺,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
《舟中送李十八》是一首表达思念与敬仰之情的诗作。诗中以“释子”开篇,直接点明诗人送别的是一位和尚,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和尚的超然境界,身心无分,说明他已经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只有衣钵与他相伴,体现了佛教徒对世俗生活的放弃与追求内心的宁静。
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情感表达,他在黄昏时分远望西林寺,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和尚的思念。钟声从白云中传出,宛如在提醒他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这种钟声也象征着佛教的教义与智慧,给人一种沉静、超然的感受。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清新,借助自然景色与宗教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出家和尚的敬仰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体现了人们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净土的渴望。
诗中的“释子”指的是谁?
A. 普通人
B. 和尚
C. 诗人
诗中提到的“西林寺”象征着什么?
A. 喧嚣的城市
B. 超然的生活
C. 富贵的家族
诗人对和尚的情感是怎样的?
A. 轻蔑
B. 思念与敬仰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