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微上人》

时间: 2025-04-30 02:12:39

诗句

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12:39

诗词名称: 赠微上人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禅门来往翠微间,
万里千峰在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
身与浮云处处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青翠的山间,来往于禅门之中,我看到万里千峰的壮丽景色在剡山上。什么时候我们能一起到天台山去游玩,身心就像浮云一样,无忧无虑,随处游闲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禅门:指佛教的道场或寺院。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剡山:位于今浙江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天台:天台山,佛教圣地,常见于诗词中。
  • 浮云:比喻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 天台:天台山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诗人提及天台,表达了对佛教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景纯,号宗宪,唐代诗人,官至员外郎,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广泛游历,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及禅宗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希望共游的心情。


诗歌鉴赏:

《赠微上人》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诗中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以“禅门来往翠微间”开篇,描绘了青翠山色中的禅宗道场,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以“万里千峰在剡山”展现了剡山的壮丽景色,显示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与感悟。

在此诗中,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身与浮云处处闲”,更是将这种闲适的状态推向了极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恬淡的情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理想,同时也暗含了对友谊和共游的期待,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厚的哲理,又不失人情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禅门来往翠微间:描绘了诗人常常出入于青翠的山间禅宗道场,表达了对禅宗的向往和归属感。
  2. 万里千峰在剡山:展现了剡山的壮丽山景,强调自然的壮美与诗人的心境。
  3. 何时共到天台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同时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4. 身与浮云处处闲:比喻一种无拘无束的闲适生活,渴望与友人共同享受这种超然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身与浮云”,把人的状态比作浮云,表达出一种闲适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 对仗:如“万里千峰”与“翠微间”,形成对称美,增添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理想,同时也渗透着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微: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千峰: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寓意人生的高峰与挑战。
  • 浮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剡山”在哪里?

    • A. 浙江
    • B. 四川
    • C. 云南
    • D. 广西
  2. 诗人通过“身与浮云”来表达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
    • B. 自由
    • C. 悲伤
    • D. 富裕
  3. “禅门”指的是?

    • A. 学校
    • B. 佛教寺院
    • C. 农田
    • D. 山峰

答案:

  1. A. 浙江
  2. B. 自由
  3. B. 佛教寺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写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诗意,二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 《唐代诗人刘长卿研究》

相关查询

雨中岩桂 出使过嘉禾城外 叶叔佐妻挽诗 跳珠轩 念奴娇(庚申生朝) 赠染髭宋道人 岁稔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王方叔丧耦 晚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盗玉窃钩 反文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茹黄 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轴轳千里 转念之间 无所错手足 包含达的词语有哪些 吐哺辍洗 风木之思 蕃表 豆字旁的字 学识渊博 包含入的成语 斲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