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7:24
柿叶翻红霜景秋,
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有人问,
遣向邻房觅户钩。
柿树的叶子在霜冻中变红,秋天的景色更显美丽;
碧蓝的天空如同清水般平静,映衬着红楼的美丽。
窗外有竹子,有人问候;
我派人去邻居的房间寻找那钩子。
李益(约公元 788 - 785年),唐代诗人,字贞白,号青莲,山西人。他以五言诗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创作于诗人访友无果之际,表现了他在秋冬时节的孤独与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本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以“柿叶翻红霜景秋”引入,色彩的变化传达了季节的交替,仿佛在暗示诗人内心的感受。接着“碧天如水倚红楼”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红楼与碧天相映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隔窗爱竹有人问”,窗外的竹子似乎在提醒诗人他并不孤单,然而,最后一句“遣向邻房觅户钩”却显示出一种无奈的寻觅,诗人虽然渴望与人交流,却无法如愿以偿。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美丽的外表下,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李益成功地将秋天的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透出一种淡淡的伤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反映了生命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孤独。
诗中“柿叶翻红”主要反映了哪个季节的特点?
“碧天如水”中的“如水”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人通过“遣向邻房觅户钩”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