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16:20
燕山形势地,从古是京师。
宇宙人俱换,山川影不移。
马谙朝北路,梅报向南枝。
腊尽春来候,荣枯各有时。
燕山的地形,自古以来就是京城的屏障。
整个宇宙中的人们都在变化,但山川的影子却没有改变。
马儿熟悉北方的道路,梅花则向南方的枝头报告春天的到来。
腊月结束,春天来临时,万物的兴衰各有其时。
柴元彪,字元奎,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常蕴含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历史背景复杂,国家经历了多次战争与变革。诗人通过描写燕山的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丁丑偶成》通过描绘燕山的地理形势和自然景观,展现了人事的变化与不变的自然规律。首句“燕山形势地,从古是京师。”开篇即点明了地理背景,暗示了历史的深厚与文化的积淀。接下来的“宇宙人俱换,山川影不移。”则对比了人类的变迁与自然的恒常,表达出一种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马谙朝北路,梅报向南枝。”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延续。马儿熟悉北方的道路,象征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而梅花向南的生长则传达了春天的希望和新的生命力。
最后一句“腊尽春来候,荣枯各有时。”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周期,令人感受到一种哲学的思考:万物有时,荣枯有序。整首诗在言简意赅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燕山形势地,从古是京师。
宇宙人俱换,山川影不移。
马谙朝北路,梅报向南枝。
腊尽春来候,荣枯各有时。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自然规律与人事变迁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哲理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燕山”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座山脉
C. 一个人物
“宇宙人俱换”意指什么?
A. 人生变化
B. 自然不变
C. 时间流逝
诗的最后一句“荣枯各有时”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A. 一切都没有规律
B. 生命有周期
C. 只有春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