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僧窗》

时间: 2025-05-01 14:58:31

诗句

不悟时机滞有馀,近来为事更乖疏。

朱轮皂盖蹉跎尽,犹爱明窗好读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8:31

原文展示: 僧窗 薛能 〔唐代〕 不悟时机滞有馀,近来为事更乖疏。 朱轮皂盖蹉跎尽,犹爱明窗好读书。

白话文翻译: 未能领悟时机的重要性,导致时间滞留过多, 最近处理事情更加疏忽大意。 华丽的马车和黑色的车盖都已消逝, 但我依然喜爱在明亮的窗下读书。

注释:

  • 朱轮皂盖:指华丽的马车和黑色的车盖,象征着过去的荣华富贵。
  • 蹉跎:时间白白过去,虚度光阴。
  • 乖疏:疏忽,不顺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歌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风格清新自然,有时带有淡淡的哀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过去荣华的淡忘和对知识追求的坚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段荣华富贵之后,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诗中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知识的热爱,体现了作者在人生变迁中对精神追求的不变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知识追求的坚持。首句“不悟时机滞有馀”表达了作者对未能把握时机的遗憾,而“近来为事更乖疏”则进一步强调了近期处理事情的疏忽。后两句“朱轮皂盖蹉跎尽,犹爱明窗好读书”则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尽管过去的荣华已逝,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依旧不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悟时机滞有馀”:作者感叹自己未能领悟时机的重要性,导致时间滞留过多。
  2. “近来为事更乖疏”:近期处理事情更加疏忽大意,与上句形成因果关系。
  3. “朱轮皂盖蹉跎尽”:华丽的马车和黑色的车盖都已消逝,象征过去的荣华已成过去。
  4. “犹爱明窗好读书”:尽管如此,作者依然喜爱在明亮的窗下读书,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朱轮皂盖蹉跎尽”与“犹爱明窗好读书”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知识的不变追求。
  • 象征:“朱轮皂盖”象征过去的荣华,而“明窗好读书”象征对知识的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与知识追求。作者通过对过去荣华的淡忘和对知识的热爱,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追求的不变态度。

意象分析:

  • 朱轮皂盖:象征过去的荣华富贵,体现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 明窗:象征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轮皂盖”象征什么? A. 过去的荣华富贵 B. 现在的困境 C. 未来的希望 D. 知识的力量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坚持? A. 荣华富贵 B. 知识追求 C. 社交活动 D. 政治生涯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现在的满足 C. 对知识的追求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知识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薛能《僧窗》: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关注国家兴衰,而薛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

相关查询

养生 山园 三山杜门作歌 秋夜歌 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 杂咏四首 其三 赠拄杖 绍兴癸亥余以进士来临安年十九明年上元从舅 兀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群轻折轴 爪字旁的字 反转来 背槽抛粪 气字旁的字 厌难折冲 包含溯的成语 首足异处 家属 丝绦 潜身远迹 示字旁的字 征实 包含嗣的词语有哪些 孤斟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