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0:04
后十余日复至
东君意浅著寒梅,
千朵深红未暇裁。
安得道人殷七七,
不论时节遣花开。
东风的情意还浅,寒梅上已绽放出千朵深红的花朵,却没有时间去细心裁剪。怎能得到道人殷七七的帮助,让花不受时节限制地尽情开放呢?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清新,常融合个人感情与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在贬谪期间,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思考。在个人遭遇困境时,他仍然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苏轼的《后十余日复至》以寒梅为象征,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力量。诗中“东君意浅著寒梅”,描绘了春风轻拂的情景,暗示着春天来临的缓慢,而“千朵深红未暇裁”则表达了对春花的欣赏,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诗人以“殷七七”的道人形象,传递出一种希望,渴望能够在时节的限制之外,体验生命的美好与丰盈。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苏轼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美好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诗词测试:
“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主宰?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寒梅”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繁荣
D. 悲伤
本诗中提到的“道人殷七七”是指谁?
A. 诗人本人
B. 道教中的神仙
C. 春风
D. 梅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较,苏轼的《后十余日复至》更加强调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绽放,而王维则表现出对自然静谧之美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