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5:14
作者: 袁枚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曾把江湖当敌攻,三千强弩水声中。
霸才越国追句践,家法河西仿窦融。
宰树重重封锦绣,宫花缓缓送春风。
谁知苦创东周局,留与平王避犬戎。
曾经把江湖视为敌人来攻打,在水声中发射三千强弩。
霸主的才华追逐越国的句践,家法在河西仿效窦融。
宰相的权势层层封锁着锦绣,宫花缓缓送来春风。
谁能知道我辛苦创立东周的局面,却留给平王来避开犬戎的侵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体现了浓厚的个性和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临安怀古》是袁枚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反映了他对政治局势变化的忧虑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生活在清代的他,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历史的兴衰,因而对古代英雄豪杰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临安怀古》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哲理的古诗,袁枚通过对古代江湖、霸主与权力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曾经的战争场景,将江湖视为敌人,体现了历史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壮。而“霸才越国追句践,家法河西仿窦融”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示了英雄的雄心与政治权谋的复杂。
在后两句中,宰相与宫花的描写,似乎在暗示权力的重重限制与美丽的表象之间的矛盾,隐喻了政治中的权力游戏与人性的脆弱。结尾的“谁知苦创东周局”则引人深思,历史的局势变化往往不是个人所能掌控的,留给后人的只有对历史的反思与警惕。
整首诗在历史的脉络中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思考着历史的意义与个人的命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探讨了权力的变迁、英雄的悲剧与历史的无常,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警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句践”是哪个国家的国君?
诗中“宰树重重封锦绣”中的“封锦绣”指的是什么?
“犬戎”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深入理解《临安怀古》的艺术魅力与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