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行杂咏》

时间: 2025-05-01 15:39:22

诗句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9:22

原文展示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山行的艰辛旅程: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走了十里,才有一小段平坦的地方;一座山峰刚刚送走,另一座山峰又迎面而来。青山像茧一样将人包裹,让人不相信前方还有路可走。

注释

  • 崎岖:形容道路不平坦,有很多曲折、陡峭的地方。
  • :这里指迎面而来,表示山峰不断出现的感觉。
  • 青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常用以象征自然的雄伟和壮丽。
  • :通常指蚕茧,这里用来形容青山将人包裹的情形,暗示被困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才,晚号随园老人,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歌应表达真实的情感和个性。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诗和散文见长。

创作背景

《山行杂咏》创作于袁枚游历山水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此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动荡,士人的心态也趋向于追求一种超脱和自然的生活。

诗歌鉴赏

《山行杂咏》通过对山行过程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前两句“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用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山路的艰险与曲折,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山路漫长而曲折,给人一种无尽的疲惫感。接下来的“青山似茧将人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困境与压迫感,青山如同茧一般,将人牢牢包裹,暗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最后一句“不信前头有路行”,则是对未来的疑惑与不安,表现出一种迷茫的情绪。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隐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悲观却又富有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里崎岖半里平:前半句指出在漫长的行程中,崎岖不平的路占据了大部分,只有短暂的平坦。
  2. 一峰才送一峰迎:山峰相连,走出一座山,新的山峰又出现,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无止境。
  3. 青山似茧将人裹:青山如同茧一般包裹着人,表达了被自然所限制的感觉。
  4. 不信前头有路行:表达了对未来的怀疑与无助,似乎在暗示前方的路并不明朗。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山被比作茧,形象地表达了被困的感觉。
  • 对仗:前两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山峰好像有生命般不断出现,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行的艰难,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渺小,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哲学的探讨。

意象分析

  • 崎岖:象征艰难的人生道路,暗示人生的挑战和困境。
  • 青山:代表自然的伟大与神秘,同时也象征人生的障碍。
  • :象征束缚和被困,暗示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里崎岖”主要描述了什么? A. 山的美丽
    B. 路的艰难
    C. 风的呼啸

  2. “青山似茧将人裹”这句诗中,青山比作什么? A. 壳
    B. 茧
    C. 罩

  3. 诗的最后一句“不信前头有路行”表达了什么情绪? A. 期待
    B. 怀疑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望岳》与袁枚的《山行杂咏》都描绘了山的雄伟与壮丽,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理想,而袁枚则更注重个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袁枚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行图解:袁枚的山水情怀》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 诉衷情 其二 寒夜 诉衷情 诉衷情 诉衷情·醪虽薄 诉衷情 七夕和竹樵翁二首 其一 诉衷情二首 其二 诉衷情 诉衷情 观海 诉衷情二首 其一 题菱湖泣舟图,为董蜕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江郎才掩 鱼字旁的字 十万八千里 孩中颜 影灭迹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说梦话 奬赉 羽字旁的字 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琴徽 艸字旁的字 众口交传 皿字底的字 耳刀旁的字 真真假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